8年前,她主动申请驻村扶贫,和村里一起建公路、兴产业,带着贫困村脱贫出列,直至赢得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8年前,她被村民认为是来“镀金”的干部,如今她已成为乡亲们口中的“老乡”。在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她申请留任,继续从事乡村振兴的工作。在8年时间里,涡阳县高炉镇五爱村第一书记任艳,见证了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给老百姓带来的巨大变化。
任艳在克拉香草种植基地走访
“镀金干部”成了“村里人”
盛夏时节,涡阳县高炉镇五爱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村里的梨园中,一个个梨子幼果已经挂满枝头,任艳正在了解月底就要丰收的秋月梨生长情况。
“现在这里是丰收的果园,8年前我刚来这里的时候,这里只是一片荒地。村里很多地方长满了杂草,一下雨处处都是水泥路。但也是在这里,我参与并见证了村庄的巨大改变。”说起村里的变化,任艳感慨万千。
2014年,市公安局民警任艳主动申请驻村扶贫。她所到的涡阳县高炉镇五爱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30户309人,贫困发生率7.4%,村里基础设施差,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
“我刚到村里的时候,村民看我是个女扶贫干部,总觉得我肯定不能吃苦,是来镀金的。”任艳说,她当时就暗暗发誓,一定要用实际行动给自己“正名”。
为了准确掌握贫困户的家庭信息,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措施,任艳一有空就会到贫困户家中,了解他们的困难,把困难和需求分门别类逐一上报,做到因户施策。
几年的扶贫时间里,高炉镇五爱村不断发生着可喜的变化。干净整洁的村庄、高标准的农田设施、方便快捷的村村通,以及设备完善的村文化广场、图书室;涉及产业发展、项目实施、救助保障、资金使用等的重大事项全部公开;各类鼓励村民参与的评比表彰活动接连不断……
更重要的是,村民们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转变:“等靠要”的人,少了;自力更生的人,多了。任艳从“镀金干部”变成了“村里人”,村集体经济也从最初的0元变为2020年的42万元。
马大虎继续助力乡村振兴
逐梦乡村振兴“大舞台”
2021年2月25日,中华民族的历史翻开崭新篇章。当天在京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自此,五爱村的奋斗目标从脱贫攻坚转向乡村振兴。
“我看着村子里的一切从无到有,看着乡亲们的生活一点点变好,现在乡村振兴开始了,我又怎么舍得离开呢?”任艳说,她想在乡村振兴的好政策下,带着村民们走上富裕的好生活,于是申请继续留任。
“你看,这是我们村里的产业克拉香草有限公司,老板是返乡创业的大学生,自从2016年公司开始运营以来,收益非常好,去年销售额768万多元。”在克拉香草种植基地里,任艳向记者介绍,今年村里又帮其流转了50亩土地,用于扩大种植生产,从而带动更多人就业,增加村民收入,走向共同致富之路。
“现在我们村里是越来越好,2021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超过了50万元。”任艳高兴地说道。
驻村路上一对“比翼鸟”
作为扶贫路上的一对“夫妻档”,任艳的丈夫马大虎2014年作为第六批选派干部,到利辛县永兴镇永兴村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村第一书记。
多年来马大虎发展村集体经济,调整传统种植方式,增加村民收入,改善村民生活环境,不仅顺利脱贫出列,还将村集体收入从0提升到100多万元,实现了贫困村的“脱贫梦”。在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马大虎又主动申请加入到第八批选派干部中,继续乡村振兴之路。
“我不仅要实现村里的脱贫梦,更想实现永兴村的‘永兴梦’。”马大虎说,村里一直在拓展产品种类,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还建成了花茶生产车间,将蒲公英、薄荷、金银花等加工成花茶,结合着蒲公英面条一同对外销售,村民过上富足生活的日子指日可待。
脚下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现在,作为驻村书记,马大虎和任艳为村里倾心付出,他们彼此沟通村里情况,互相学习好的经验,夫妻俩把自己的家庭和两个村的发展紧紧连在了一起。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我市共向脱贫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和重点推进村等300个村选派了第八批驻村干部873人。其中,包括任艳和马大虎夫妻在内的201人,是主动留任的第七批选派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