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纳凉记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夏天热天很长,白天的太阳火辣辣的,晒得马路都能煎鸡蛋,没有空调的房子里,到处都是热的:沙发和椅子都热的不能坐,甚至呼吸的空气也有温度,自来水也成了温开水……

夏夜的热也是难耐的,开着空调老人和孩子容易着凉感冒,风扇不停地转动也赶不走这热,汗水从毛孔里渗出,点点汇成汗珠,在身上蜿蜒,城市的夜晚对于我是难熬的……

幸亏我家楼顶有一方天地,搬出竹床,一个人躺在竹床上,仰望满天星斗,丝丝微风拂过,耳边传来属于城市的歌声和刺耳的警车声,时时也有虫鸣和蛙声,甚至恼人的蚊子的嘤嘤声!夜,慢慢静下来,月华如水,不由想起儿时农村夏夜纳凉的情景……

七十年代末期的农村没有通电,所以空调和电扇的名词还未听说,电灯和电话也只是作为遥远的梦想被无数次憧憬,夏夜的闷热和成群的蚊子成为最难忘的记忆。晚饭后,从压水井抽出来的凉水洗去满身汗水,找把蒲扇到村外的晒场上,打探有没有凉风,村子里三三两两的男人扛着床,儿童拿着竹席,夹着枕头和单子,早到的占据最佳位置,铺床展席,躺下说着农家田事:南地的玉米谁家的好,北地的芝麻谁家的差,红薯和高粱除草和翻秧,哪家的西瓜长的还有几天能吃……甚至张家当兵的儿子来信,王家的儿子相亲,家长里短都是纳凉聊天的主题。风带着凉意,晒场上也横七竖八地铺满了床,大人和孩子以地为床,以繁星闪烁的星空为被,偶尔划过的流星,吸引着好奇的儿童,爷爷就讲起来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无边无际的银河系,数不清的星星,问不完的问题,爷爷也被儿童打破砂锅的问题难住,听古人讲来的故事显然没有科学性。

夜,逐渐深,蒲扇的拍打声渐疏渐小,疲惫的男人的鼾声渐大渐响,终于汇成此起彼伏的有节奏的合唱,最终淹没了孩子的哭闹和梦呓声……

有时候天气突变,云彩遮住了月亮和繁星,先是一阵带着凉意的风让人感到无比的舒服,继而风越来越大,吹起树叶和尘土,渐而遥远的地方传来雷的声音,闪电和快速移动的乌云瞬间来临,先是撒尿起来的发现雨要来,惊呼快起,要下雨了,接着豆大的雨点落下来,慌张的,惺忪睡眼的孩子抱着枕头找不到回家的路,哇哇哭叫声和大人的斥责声,慌乱的人四散而逃的,跑慢的被雨水淋成落汤鸡的,好一幅难忘的乡村纳凉画面……

每年的夏夜,我都会在楼顶的院子里,一个人躺在竹床上,仰望星空,静静地回忆着难忘的农村生活,回忆着故去的父亲和母亲,回忆着一幕幕难忘的童年故事……

虫声如啾,凉风习习,月色如水,静下来的城市,我以星空为被,以竹床为席,渐渐睡去,今晚一定有好梦……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