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共热忱 战“疫”显担当——我市广大青年奋战抗疫一线纪实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疫情叠加高温,七夕的浪漫气息尚未散去,紧接着是连续数天的核酸检测——这个夏天将会让每个亳州人记忆犹新。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团市委依托各级团组织、青联等,积极动员青年投身疫情防控。以“90后”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挺身而出,大批青年干部、医护、师生、志愿者闻令即动,勇挑重担,唱响了一支动人的青春防疫之歌。

核酸采样小组上门采集核酸样本

大学生志愿者在社区核酸检测现场服务

核酸采样小组奉献青春力量

“您好业主,我们来采集今天的核酸样本,请开下门。”8月11日上午9点半,烈日高悬,室外气温高达37摄氏度。穿过大半个小区,挎着核酸检测试管包,身穿白色防护服的核酸采样员赵淼敲响了重点隔离人员的家门。

扫码确认身份信息,采集咽拭子,密封试管,赵淼和搭档熟练地完成了一名重点隔离人员核酸采集工作。近一个小时后,赵淼终于采集好最后一个核酸样本,脱去防护服,汗水已经湿透了上衣,脸颊热得通红。

赵淼今年28岁,是市中医院的一名医护人员,在采样小组里担任采样员的角色,当天负责张良社区远大国宾府小区的采样工作。远大国宾府小区于8月5日凌晨实行全面封控,是全市最早封控的小区之一,居家隔离重点人员数量较多,上门核酸采样工作量很大。

“小区共有74户、247个重点隔离人员,4组采样人员每天7点半同时开始工作,11点之前必须全部完成并送检,平均每分钟要完成一名人员的核酸采样。”张良社区工作人员王建军说,采样小组上楼下楼,跑前跑后,顶着疫情和酷暑的双重考验,确实很辛苦。

从8月5日到11日,许多和赵淼一样的青年医护、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不辞辛苦,已经连续奋战7天,为全市抗疫工作奉献着青春。“疫情期间,每个人都在努力,作为一名青年医护人员,我觉得更要发挥奉献精神,为人民服务。”赵淼说。

大学生志愿者投身抗疫一线

“社区为啥没上门做核酸?行程码为啥变黄了?外地能不能回亳州?”

自从我市出现新冠病例以来,谯城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的热线电话异常忙碌,每天不间断回复群众咨询。8月11日上午,大学生志愿者冯一丁刚接完一个电话,就又接起另一个电话。他像往常一样向来电群众耐心解释防疫政策,详细记录咨询问题,并及时反馈给防疫一线人员。

8月7日晚,谯城区疫情防控重点人员信息核查工作出现人手严重不足。团区委通过联系“雏鹰归谯”计划暑期返乡大学生和通过网络发布招募通知的方式,多管齐下招募青年志愿者。晚上8点发布招募信息,不到半个小时就已报名100余人。一小时后,20名经验丰富的大学生志愿者已分组开展核查。他们当天一直奋战到凌晨3点,累计核查重点人员信息1000余条,为采取下一步防疫措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冯一丁就是当晚到岗的大学生志愿者之一,他在暑假期间偶然了解到“雏鹰归谯”计划,当即报了名并成功入选。“在家乡抗疫需要的时候,有机会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和智慧,我感到很快乐,很有意义。”冯一丁说。

“这几天,参与抗疫的大学生志愿者,大多每天只有四五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大家都辛苦了。”共青团谯城区委副书记李恒说,面对疫情,他们响应迅速、工作认真、任劳任怨,在协助重点人员核查、核酸检测标本接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青春的朝气和担当。

广大青年干部勇当战疫先锋

“谯城区疫情形势严峻,请你做好准备回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工作。”8月7日晚,共青团谯城区委副书记李恒接到电话,这距离他离开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回到原单位团区委,仅仅过去一个多月。当晚7点左右,他就回到曾经的办公室,做好抗疫准备。

在此之前,李恒已经在谯城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工作了200多天,积累了不少疫情防控经验,但再次回到防疫岗位上,他还是感到责任和压力巨大。于是,他用了两个小时的时间,通读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方案》(第九版)的重点部分,整理出工作中可能用到的要点备用。在刚刚整理好之后,数据排查、区域核酸检测组织等等工作就“扑面而来”。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部分群众对应急处置工作不了解、不理解,打了许多的投诉电话。李恒耐心解释政策、充分调查情况,一下午的时间妥善办理了7个群众投诉单,后续回访无一反映不满意。

“这几天的工作千头万绪,对身体和心理都是一大考验,好在疫情没有发生社会面传播,可以说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已胜利在望。”李恒说,“我想要努力在这场战斗中当好冲锋队,做好后勤员,组织把我放在这里一天,我就一定要干好一天!”

在本轮疫情中,涌现出大批优秀青年干部,他们发挥着先锋带头作用,一直奋战在前线。团干部张小磊主动担任社区广播员,利用“村村通”广播,每天向村民宣传疫情防护知识及最新政策;谯城区第八批选派干部周阳宇,在周寨村参与区域核酸检测工作,提前为老年人开辟绿色通道,做好信息录入;团干部闫闪闪带领团员青年志愿者站在烈日下,充当“讲解员、疏导员、引导员、信息员”,维护现场秩序。

“万涓成水,汇流成河。”这些涓涓细流来自广大青年干部、青年医护、青年师生、青年志愿者……正是这些青春力量汇聚在一起,才形成了浩浩荡荡的“抗疫”大潮,将疫情扼杀在萌芽状态。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