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儿子高考填志愿的那些天,他有点茫茫然,对我说,志愿书上的专业,少说也有上百种。他说,他有点不知所措,他既想学金融,也想学医。他不知道怎么选。

选专业,如果选不好,这可关系到他今后一生所从事的职业,这可马虎不得。

见儿子茫茫然的样子,我不禁想到了父亲、我的兄弟和我自己。

我的父亲是一名老乡村医生。他年少时,就跟随老中医学医,18岁即能为乡亲们治病,在老家附近的几个村庄,父亲治病的声望很高。

那时还是在农村分田到户前,别人“汗滴禾下田”,干农活一天,一个大男人,得八分工分就不错了;而我父亲,在村医疗合作社,给病人治治病,一天也能得八分工分。

那时我还年幼,很为父亲的职业骄傲,因为当医生,他可以不用去地里干活。而父亲也很自豪:他是因为学了一门手艺,懂得一点医术,谋生才如此轻松,全家人才没有在那个特殊年代挨饿受冻,更为主要的是,还特别受人尊重。

虽说咱家的生计,沾了父亲从医这个职业不少光,父亲也从不讳言当医生的好处,可他从来没有说过,要我们兄弟四人跟他学医。特别是在我们上学后,面临职业选择时,他还对我们说,你们若是喜欢医学,就选择学医;不感兴趣,就算了。

事实证明,我们兄弟四人,后来没有一人是对医学感兴趣的。大哥毕业后,当了一名小学老师,后来考取了机关公务员;二哥选择了一家供销公司,学会了经营生意,现在成了老板;四弟选择了去当兵,成了一名军人;我呢,则对 “文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向报刊写写稿,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如今,我们兄弟四人谁也没有去当医生,可也活得滋润,衣食无忧,父母也很为我们四兄弟而骄傲。

那天回老家,父亲说,我看你们虽然没有一个人学医,但也过得不错,四个娃都有出息啊!

可今年,我儿子高考填志愿,面临选择什么专业,这可是决定将来他从事什么职业的大事。儿子把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看了一遍又一遍,还是左右摇摆不定,感到非常为难。我把我父亲和我们兄弟四人的故事讲给他听。儿子瞬间明白了我的用意。儿子那天在电视上看了抗疫英雄的事迹后,可能是受了爷爷的影响,后来选择了一所医科大学,准备将来当一名医生。

一个高考学生,怎么填志愿,选哪个专业,将来干什么职业,都可以吃到一碗饭。问题的关键是,这个世上哪个职业更适合你?其实,选哪个专业,做什么职业,只是谋生的一种手段,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因为,谁也不能保证今天的好职业,到了明天还是炙手可热。从这点上来说,世上根本没有什么最好的职业,只有适合自己的,只要你对所从事的职业有兴趣,并愿意一生为之付出,服务别人,做出成绩,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这样的职业,才是最好的选择。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