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今年以来,市医保局以“一改两为”为抓手,针对慢特病管理各环节“堵点痛点”问题,改作风、办实事,疏通认定“堵口”、设置退出“卡口”、拓宽服务“关口”,着力打造门诊慢特病全链条管理新模式,实现了群众满意、医药机构获益、基金有益的目标。
疏通认定“堵口”。创新“两路三盲”认定模式,上线慢性病业务管理信息系统,采取随机派单、2轮专家鉴定方式,让群众、专家、申请人三方不见面、不连通,实现全流程线上办、随时办、公正办,目前5批次1344名市直职工通过审核享受待遇。同时对诊断明确的恶性肿瘤、血管支架术后等5种Ⅱ类慢特病“免申即享”,即时办结。
设置退出“卡口”。强化部门联动和数据比对,建立参保人员死亡比对、用药筛查、日常复审和参保关系转移四项制度,对参保人员死亡、用药异常、未按规定复审、康复治愈和参保关系转移等情形实行动态界定和调整。今年以来,共退出1408人,均已取消慢特病待遇。
拓宽服务“关口”。以全省门诊慢特病用药目录为蓝本,全市2612家协议定点医药机构、8家“双通道”药店为患者提供便捷的购药服务;实行慢病患者长处方,提升药品和政策可及性;开发慢特病查询系统,持续推进服务事项“网上办”“掌上办”“线上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