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乡所产花卉,有牡丹,白色,花开大朵,曾被明代吾乡之乡贤薛凤翔在《牡丹史》中大书特书。有一款老白茶,亦称“白牡丹”,因其茶叶在园中时,长满白毫的嫩芽是白色,周遭的叶是绿色,如牡丹绽放,故名。
白牡丹花的味道很是猛烈,药香扑鼻,近距离深嗅一口,很是上头;白牡丹茶亦如是,它耐泡,茶汤油亮暗黄,高香浓郁,茶与花确实貌合神亦合。
老白茶分多种,从品质的递增来分,为:寿眉、贡眉、白牡丹、白毫银针。
由采摘的时序来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贡眉、寿眉。
春三月,中旬,白茶的茶树枝上刚刚冒出一个个毛绒绒的芽尖尖的时候,采摘下来的单芽,被称之为白毫银针。白毫银针通体披毫,毫呈银白色,冲泡后,有毫香蜜韵,口感鲜爽至极。
若是这个时间段,茶农们没来得及采摘,茶树会长出一芽一叶,或者一芽两叶,这时候的茶就是白牡丹。白牡丹兼具白毫银针的毫香,茶汤更浓郁,滋味更浑厚,深得老茶客们的喜欢。
白牡丹采摘以后,茶树上会出现一芽多叶,这就是贡眉了。贡则少,贡眉之中,零星会有几枚细芽在其中,犹如漆黑夜幕中的一二星斗。
待到茶叶长至全部都是叶子,没有一粒芽头,此时的白茶就是寿眉了。
值得一提的是,《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妙玉为贾母所烹的“老君眉”,并非寿眉和贡眉,而是洞庭君山所产的白毫银针。此银针又名“君山银针”,并非白茶,而系黄茶。
银针瘦瘦的,条索匀称且细,倒是像极得了道的老君之眉。古代的茶,命名者多为文人,自是风雅。至于古代文人的七件雅事:琴棋书画烟酒茶,茶虽在最末,却是必不可少。寻常百姓的开门七件事亦有“茶”:柴米油盐酱醋茶。事事不离茶,没有茶的日子很是难捱。
茶,自古就是稀罕物,尤其是春茶,明前茶鲜爽,若鸡汤;雨前茶滋味纯正,耐泡香浓。这些茶喝在当季,稍纵即逝。白茶似有不同,当季来喝,自有清爽幽长之香,犹如纱衣长林,听琴于溪畔;茶经过自然萎凋,不经过任何烘焙,愈陈愈香,如穿貂裘华服,在江畔饮美酒。让时间慢慢赋予白茶香气和价值。
白茶有几个知名的产区,前五个在福建:一为福鼎,听闻之袅袅有茶烟;二为政和,政通人和之地,自有好茶在;三为蕉城天山,芭蕉听雨,天山有雾,禅意幽幽;四为松溪,松风溪唱,野老林泉有仙气;五为建阳,建溪之上,阳光白云,不让一日闲过,茶亦没有闲过;最后一个在云南景谷,风景之谷,最宜闲卧,更适合好茶慢慢吸纳天地灵气。六大产地,似国画中的六条屏,婉转明丽,各有特色。
老白茶和普通的绿茶、红茶不同,四季适宜,它既不像绿茶那样稍纵即逝,也不像红茶那样热火朝天,更不像普洱、茯茶那样汤色浓重。白茶对冲泡的器型亦不挑,玻璃杯、盖碗、紫砂壶均可,堪称可咸可甜,既小家碧玉,也大家闺秀。最关键的一点是,老白茶的味道之厚,如走进一部鸿篇巨制的书卷中。
不说了,吃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