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门旅行,走遍大江南北,我都会多看一眼当地的桥。
千百年来,桥是人类文明的最佳形象展示。它既是艺术的,又是实用的。桥在唐诗宋词里时隐时现,诗意弥漫,是乡愁,也是寄托,同时又关系着千家万户的生计,是交通要塞,还是必经之路。
在古代,高山流水之间如果没有飞架南北的桥梁,就只能靠舟楫。宋代画院常常出一些诗歌来考验画家,宋徽宗曾出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别人要么画一只空船,要么船篷上立着乌鸦。画家宋子房画的是,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获得了第一名。没有乘客要渡河,船夫自然就只能闲卧了。一整天没客人,特别空闲特别孤独,才会吹笛排遣自己心中的寂寞。
这船夫为何寂寞?无非是船费不菲,并不是人人都出得起过河渡江的钱。交通开支必须老百姓自己承担。修桥更加是浩大的工程,需要征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许多年才能完工。再加上科技水平有限,中国石桥的极限,是始建于南宋的安平桥,全长两千米,换算下来是2公里多一点。
修桥这件事,遇到大江大河,就彻底没辙,只能靠坐船了。如果不幸遇到惊涛骇浪,就只能听天由命。
而现代人,出个门,轻而易举就可以通过几十公里,乃至上百公里的大桥。
所以当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修建好,天堑变通途,连毛主席都喜悦地写下:“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全世界最长的大桥,就是中国的丹昆特大桥,长达164.85公里。令人叹为观止。
世界上最长的桥在中国,最高的桥呢?也在中国。世界第一高悬索桥,就是世界最高桥,是北盘江北大桥,高度565米,坐落在云南宣威与贵州水城交界处,横跨云贵两省,落差相当于200层楼那么高。
这两年,港珠澳大桥也正式开通了,这是全球已建最长的跨海大桥。
浩瀚沧海,绵长江河,巍峨高山,处处飞桥。神女如果目睹今时今日的中国桥,会惊讶到什么程度?
旧中国做不到的事情,新中国做到了。别的国家做不到的事,新中国也做到了。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