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乱飞的“小白虫”,有害吗?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叶子上附着的粉虱

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有不少市民发现,在市区的街头,空中处处都飞舞着密密麻麻的“小白虫”,仔细一看这些“小白虫”比米粒还要小,一不小心就会进到眼睛里,那么这些“小白虫”为什么会出现?对人体和植物是否有伤害?带着这些疑问,记者采访了我市的园林部门。

据了解,这种“小白虫”的学名叫粉虱,是一种害虫,在我国各地均有发生,多出现在9月和10月份,寄主范围十分广泛。

“白粉虱主要靠吸食菜叶、农作物的汁液生存,常见于菜地、田地、温室、大棚内,主要危害蔬菜、花卉以及玉米、大豆等农作物。”市园林建设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章锦涛说,白粉虱的叮咬会使叶片褪色、变黄、萎蔫,能分泌大量蜜露,污染果实和叶片,使植株生长衰弱甚至枯萎死亡,还可传播某些植物病毒。

据悉,白粉虱不会像蚊子一样主动叮咬人,其本身对人体无害,并且随着天气转冷,成虫羽化盛期结束,白粉虱繁殖生长将受到遏制,数量也会慢慢减少,在空气中3—5天会自然死亡,所以大家不必担心。因“小白虫”数量繁多,可能会对市民的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市园林部门提醒各位市民,近期在出行时戴好口罩和眼镜,做好防护措施。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