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晨雨、张晨阳:让梦想和航模一起启航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张晨雨(左一)和张晨阳(右一)

张晨雨和张晨阳是一对双胞胎,都来自亳州市第十八中学,两人在高一时加入了学校的航模社团,高一下学期在安徽省青少年科技体育锦标赛(航海模型)暨我爱祖国海疆全国教育竞赛安徽赛区选拔赛中获得一等奖。

加入航模社团

高一刚开学,各个社团开始招新,其中航模社团在招新现场展示了一个航模,吸引了张晨雨和张晨阳的目光,俩人果断选择加入了航模社团。

“一开始看老师展示觉得特别好玩,后来老师介绍说可以培养动手能力,我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就比较动心。”张晨阳说,在后期的学习过程中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也让他改掉了粗心大意的毛病。

对于张晨雨和张晨阳来说,航模是一个新事物,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进入社团的第一天,老师拿了一个简单的飞机模型供大家体验操作,但是由于首次接触,兄弟二人都一头雾水,后来经过学长学姐的帮助,才让模型飞起来。

“虽然模型只能飞几秒钟,但是真的很开心,想着之前手中的一些小零件在自己的努力下能够飞上天,真是特别有满足感。”张晨雨说。

张晨阳正在根据说明书拼模型

比赛取得佳绩

张晨阳向记者介绍道,参加比赛的项目是舰艇接力赛,一个小组共四位同学,每位同学负责一艘舰艇,两人一组,把舰艇拼好之后放到水池里航行,由舰艇航行的速度和方向判断小组得分情况。

张晨阳说,一艘舰艇大概有100个零件,需要用胶水将每个零件粘在一起,然后将电线连接在电池上通电,船才能行驶。兄弟二人第一次拼舰艇总共花了两个多小时,后来经过多次练习,一个小时不到就能拼出一艘完整的舰艇。

“高一暑假,我和弟弟张晨阳还有社团的其他成员一起参加了为期一周的集训。在集训中我们每天都练习组装,因为模型的各个零件很小,所以需要非常非常仔细,而且每个零件都需要用胶水粘住,要是稍不仔细整条船都会报废。”张晨雨边向记者介绍,边展示手中一厘米左右的小零件。

在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培训后,张晨阳和张晨雨在安徽省青少年科技体育锦标赛中获得了团队一等奖,张晨阳在“南湖船”航行赛中荣获省二等奖,并获得安徽省青少年科技体育锦标赛“优秀运动员”称号。

张晨雨正在调试模型船桨

兴趣反哺成绩

“现在我已经高三了,我觉得我在航模的学习中学到了不少,不仅增强了动手能力,在操作航模行驶的过程中也会利用一些物理知识,这让我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到实践中,从而印象更深刻。”张晨阳说,不仅如此,在今后的考试和写题中,他也会更加仔细。

兄弟二人告诉记者,在之前加入航模社团的时候,一周大概有两节航模课,如果和文化课程相撞了,他们都会在课后去找航模老师,向老师请教这些缺下的课程。

目前,张晨雨和张晨阳的成绩都在班级中名列前茅,问起大学里想学什么专业,两个人都表示想学医学。“因为我们的爸爸和爷爷都是医生,受他们的影响,让我们从小就向往救死扶伤,当新冠疫情暴发后,我更感觉医生是一个很伟大职业。”张晨阳说。

张晨雨告诉记者,无论将来在大学中选择什么专业,航模都是他们不变的兴趣,会陪伴他们一生。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