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早点找到亲生父母,一家团圆。”9月13日,国庆向记者说出自己的愿望。对于国庆的决定,抚养他的爷爷奶奶非常支持,“我们年纪大了,能陪孩子的时间可能不多了,希望他能找到亲人,感受父母的疼爱。”
付继良展示国庆小时候的照片
国庆已长成大小伙
国庆小时候的照片
“孩子可怜,不能不管”
“2002年阴历六月二十九日,是国庆抱进我家的日子。”9月13日早上,在谯城区汤陵街道六里井村,71岁的付继良对记者说,尽管过去了20年,他对这个日子仍然记忆犹新,那天国庆戴着一个白色圆帽,帽子上有朵小红花。
付继良说,国庆是谯城区福利院的人送给他的,送来时左后背上方有个碗口大的血瘤,“听谯城区福利院的人说,国庆是在曹操公园东门南侧发现的,由派出所送到福利院的。虽然血瘤不一定能治好,但我觉得孩子可怜,又长得那么俊,还是收下了。”
“福利院觉得寄养更有利于孩子成长。”付继良说,谯城区福利院把国庆送到他家后,按月送来生活费,“从最早的每月200元,涨到后来的400元,逐步上涨,一直发到国庆18岁成人。”
“抚养孩子,没少受罪”
国庆进家时,付继良已经51岁,当时已有两女一子,而且孙子已经出生。为了照顾患病的国庆,他和爱人吃了不少苦,“刚开始一年多的时间,为了给国庆治病,每天把好心人捐赠的中药熬成药汤给孩子喝,没想到越喝越瘦,可把我们愁死了。”
不仅精神上压力大,付继良夫妻经济上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付继良说,国庆送来时只有几个月大,爱人要每天抱着,因此不能再外出务工,他只能独自一人去外地打工,家庭收入少了不少,“钱多就吃好点,钱少也饿不着孩子,反正不能放弃。”
2003年阴历九月份,谯城区福利院带来一个好消息,蚌埠医学院同意收治国庆。国庆在蚌埠住了38天的院,付继良的爱人全程陪护。国庆住院期间,付继良放心不下,去医院待了七八天,看到孩子的病情逐渐好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真没想到,国庆的血瘤最终治好了,到现在没有复发过,平时连感冒都很少有。”付继良说,治疗费是谯城区福利院解决的,他们没有出钱。
“很想父母,希望相见”
国庆从小就知道自己是寄养在爷爷奶奶家的,但由于爷爷奶奶无微不至的疼爱,他并未因自己特殊的家庭背景自卑消沉,而是养成了开朗活泼的性格。付继良说,国庆从小眼睛大,长得特别精神,现在成了大小伙,浓眉大眼的,看着更是帅气。
考虑到国庆未来的生活,付继良把谯城区福利院送来的生活费攒在一起,几年前又为他购买了疾病险和理财险,疾病险每年缴3000元,目前还在缴;理财险每年缴20000元,已经缴满三年,等到期了能多取出不少钱。
“买保险的钱是福利院送来的,我自己又添了一些。”付继良朴实地说,他最大的愿望是希望国庆能健健康康长大,和正常人一样成家立业,不过他和老伴年纪大了,时间也不多了。
国庆非常理解爷爷奶奶的辛苦,初中毕业后就开始打工,目前在一家饭店后厨当学徒,月工资4000元。“看着其他同龄人都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我就特别羡慕,我也想找到自己的父母,和他们见上一面,喊一声爸妈。”国庆期待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