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热”起来 农民生活“红”起来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近年来,作为全国十大乡村振兴示范村之一的涡阳县曹市镇辉山村,依托辉山烈士陵园,融合红色文化元素建设美丽乡村,采取“红色+产业+旅游”等模式,激活乡村经济,改善生活条件,提高农民收入,让群众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

9月13日,在曹市镇辉山村乐园家庭农场的千亩梨园内,村民侯长胜正在和乡亲们一起采收黄金梨,一筐筐刚从树上采摘下来的梨子正在准备装箱出运,丰收的喜悦在大家的脸上洋溢。

今年40岁的侯长胜因肢体残疾,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党的政策帮助下,他承包种植黄金梨,2015年成功脱贫。“我承包种植了40多亩梨,今年收入能达到30多万元。下一步,我们将再扩大规模,种植更多的有机梨。”面对未来,侯长胜充满信心。

辉山村村民侯虎依托红色资源,投资创办辉山村第一家集住宿、餐饮和超市于一体的“红色民宿”,备受游客的青睐。“今年以来,‘红色民宿’共接待了四五万人。这让我们的生活有了奔头,创业也更有信心。我准备扩大规模,着重打造精品民宿、特色民宿。”他表示。

在侯虎的带动下,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开起了餐厅、旅馆,还有人做起了电商,专门销售农副产品和红色文化旅游产品。目前,辉山村已拥有休闲农业、红色记忆农家乐、军民酒楼、老书记书屋等一大批产业和旅游景点。

如今,辉山村通过农旅融合,唱响“红色旅游”品牌,产业日益兴旺,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也越来越红火。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