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严把“五关”规范社会救助管理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市民政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管理工作的通知》,完善社会救助审核确认、公开公示、定期核查、近亲属备案等8项管理制度,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救助管理水平。

严把“入口关”,该局要求无正当理由经办人不得拒绝受理救助申请,要主动帮助有申请困难的群众代为申请救助,及时受理并反馈办理情况。采取“线上”和“线下”调查方式相结合,多方面多渠道掌握申请家庭真实经济状况。组织至少两名工作人员对申请社会救助对象家庭进行入户调查。并与核对人员签订保密协议,规范开展“线上”经济状况核对。

严把“复核关”,该局按月统计辖区内在册低保、特困死亡、婚嫁迁出等情况,并逐级上报,确保动态管理及时。每半年对C类低保家庭开展一次核查,每年对所有低保家庭、特困人员开展一次核查。

严把“监督关”,该局要求,社会救助经办人员和村(居)委会干部近亲属申请享受社会救助,要进行备案登记,对登记备案家庭逐户审查,相关救助档案单独存档。对在册低保对象信息进行长期公示并按月更新,市、县民政部门在政府网站同步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严把“质量关”,该局统一制定低保、特困、临时救助档案模板,按照“六统一”(即案卷外观统一、档案要件统一、目录编序统一、材料用纸统一、资料装订统一、柜盒摆放统一)和“一户一档”要求,规范整理社会救助档案,专柜存放、整洁有序。定期对辖区社会救助档案质量开展“体检”,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严把“服务关”,该局对群众电话、网络、来信、来访等渠道反映事项,以及各级交办的信访事项,逐一登记造册,及时开展调查,依法依规办理;畅通社会救助信访渠道,充分发挥12345政务热线作用,按照“诉求合理的解决到位、诉求无理的解释到位、生活困难的救助到位”原则,及时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