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都红灯记】开车小陋习 易酿大事故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车窗抛物、开车看手机、开“斗气车”……

开车小陋习 易酿大事故

开车玩手机、车窗抛物、行车过程中开“斗气车”……在日常行车过程中,一些司机常常忽视安全行车中的一些小问题,殊不知,这些驾驶行为不仅不文明,也容易酿成交通事故。

开车看手机太危险

智能手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不良使用习惯,也存在着安全隐患。一些驾驶人因在开车时分心看手机,导致发生交通事故。

“此前我们遇到一个事故,一辆白色越野车掉入了河中,所幸救援及时,司机没有大碍。经事后调查,越野车司机由于开车时看手机,车速又快,不慎开入河中。”市交警三大队一中队交警介绍,他们在出警时遇到过多起事故,都是因为司机开车时看手机而引起的。

开车使用手机会带来怎样的危害?有数据显示,车子正常行驶时,驾驶人若遇到紧急情况,应激感知制动时间为0.57秒,而驾驶人边开车边使用手机,属于分心驾驶行为,应激感知制动时间为2.12秒,后者比前者高出近4倍,开车玩手机严重影响交通安全。

据交警介绍,开车时看手机,不仅会影响驾驶人对信号灯、行人以及路况的判断,而且驾驶员的手离开方向盘,也增加了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今年4月1日,新修订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管理办法》开始实施,驾驶机动车有拨打、接听手持电话等妨碍安全驾驶行为的,由原来的记2分升为记3分。

车窗抛物可处罚款

日常出行中,不少市民都遭遇过“车窗抛物”,有人差点被车里扔出的烟头烫伤、有的差点被“飞”出来的饮料瓶砸伤、有的车辆甚至被前车扔出的垃圾挡住玻璃影响视线,带来安全隐患。

昨日,记者走访时发现,在市区一些路口红绿灯处,一些驾驶人、乘客敞开车窗抽烟,甚至扔出烟头。当日上午9时许,在市区仙翁路路段,记者看到一辆停在路边的小汽车司机不时地向窗外弹着烟灰,随后更是把烟头扔出,摔到地面上火星四溅。没过多久,这辆车子后排车窗处又扔出一个装早餐的包装纸。几分钟后一名男子登上副驾驶,车辆随即启动扬长而去,丝毫不顾及被弄脏的路面。

“经常遇到车窗抛物,他们开着车一晃就过去了,我们只能在车流中清扫,也没法说理。”一名环卫工人无奈地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六条规定,乘车人不得向车外抛洒物品,不得有影响驾驶人安全驾驶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对乘车人的车窗抛物行为,可依法处以50元罚款;对驾驶人在行车中向道路上抛撒物品的行为,可依法处以100元罚款。”市交警一大队交警介绍。

“路怒症”频发危害大

随着开车出行的人不断增多,“路怒症”司机在我们身边也时常出现。堵车时想骂人、前面车辆稍慢就不停鸣喇叭,包括突然刹车或加速、跟车过近、别车等,这些都是“路怒症”的一些征兆。然而,殊不知“路怒症”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10月10日交通晚高峰时段,作为市区主干道的魏武大道车辆明显增多,行驶速度缓慢,即便如此,仍不时有车辆随意加塞,不仅拖慢了道路行车速度,而且险些发生交通事故。一辆小汽车被加塞后,司机追上加塞汽车并怒斥几句,然后变道将前车挤了过去,看起来十分危险。

走访中记者注意到,尤其是早、晚上下班高峰车辆等红绿灯时,一旦绿灯亮起,前车起步稍慢,后车就会狂按喇叭,有时甚至会因此发生口角。

“行车途中因车内环境热、路面通行不畅、周边车辆驾驶人的不文明行为等情况,容易引发暴躁情绪。”市交警一大队交警介绍,虽然在处理事故中,因“斗气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数量占比并不高,但极易引发交通事故。此外,“路怒症”严重影响道路正常行车秩序,存在严重交通安全隐患。

交警提醒,行车安全才是最重要的,开车时应对其他车辆驾驶人多一些包容和理解,少一些不满和怒气,调节好自身情绪,为了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切勿开“斗气车”。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