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思政“金课” 培养时代新人

我市不断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加强培训科学调配,建立一支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打造一批学生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政“金课”……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引导青少年学生树正“三观”,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各级党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党组织都必须紧紧抓在手上。近年来,我市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思政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我市不断加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广大思政课教师不断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课程体系,着力打造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思政“金课”。同时,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协同效应,形成了全市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素质优良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保障。我市坚持突出标准和实践,建立了合理实用的选配机制和学做结合的培养机制,培养了一支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全市每年面向社会招聘思政课教师不少于100人,大力引进思政专业高层次人才,实施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根据实际需要科学调配思政课教师。高质量开展新任教师入职培训,省培、国培计划向思政课教师倾斜,市级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每年不少于300人,县级思政课教师培训做到全覆盖,不断提高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站位和业务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坚实的思想政治保证。

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我市注重创新,选取国家建设成就、身边好人好事相关案例,利用实践教学时间或学生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服务等,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正“三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我市还开展了“金牌思政教师”评选活动,选树典范,进行巡讲。每年评选10名思政课药都名师、20名思政课学科带头人、30名思政课教坛新星、50名“金牌思政课”教师;打造“金牌思政课”优秀教学案例100个,编辑成册,供全市各学校借鉴使用。通过示范引领、交流互动,组织教师探讨在不同学段如何更有针对性地弘扬时代精神、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更好地发挥思政课在学校教育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推动全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