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源头管控 压实包保责任

我市全面打响秋冬季秸秆禁烧保卫战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进入秋季以来,我市提前谋划、精心部署、强化督导,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秋冬季秸秆禁烧工作。

提前部署,压实包保责任。针对秋冬季秸秆禁烧点多、面广、战线长等特点,我市及时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秋冬季秸秆禁烧工作的通知》,全面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健全完善市联系县(区)、县(区)包保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包村(社区)、村(社区)包队、队包户以及党员联系农户的五联包责任网络。县级成立督查组,包保乡镇;镇级成立1221个网格单元,包保行政村;村级建立15717个网格,包保自然村、地块,分级包保,责任明确,确保秸秆禁烧责任明确、上下联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

加强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我市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扩大宣传,在重点禁烧时段,做到电视上有滚动字幕,报纸上开辟专栏,“村村通”广播定时宣传,流动宣传车全覆盖。截至9月底,全市已发放明白纸100余万份,开通了禁烧宣传广播13950个,发动宣传车9600余辆交替巡回宣传,为秸秆禁烧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同时,充分发动群众参与禁烧,做到全民动员、人人参与,形成“不能烧、不敢烧、不想烧”全面禁烧浓厚舆论氛围。

源头管控,综合利用秸秆。我市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系统化、整体化、产业化,堵疏结合,变废为宝。持续推进农机托管,全市秋季农作物托管面积达到95%以上,秸秆打捆离田率80%。结合乡村振兴、文明创建,督促各地做好秸秆、落叶、荒草等“五边”(村边、田边、路边、沟边、林边)清理,实行“四离一集中”(离田、离路、离林、离沟塘河,集中堆放),切实减少焚烧隐患,优化城乡生态环境。

精准督导,强化责任追究。我市借力科技支撑,提高禁烧监管水平。县区通过高分遥感监测,乡镇借助高塔视频监控进行科学化监控,对热异常点和秸秆焚烧疑似预警火点及时交办处置,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交办问题、第一时间到达现场、第一时间妥善处置。同时,精准科学督导,提升禁烧监管效能。秋冬季重点禁烧时段,市生态环境局成立7个督查指导组赴县区开展禁烧暗访督查,县区成立68个督查组,开展重点时段禁烧帮扶指导和督查暗访。

及时通报交办,严格责任追究。对于督导中发现的问题,督导组第一时间交办属地,督促立即落实整改。对整改不彻底不到位的,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坚持“有火必禁、有烟必查、违法必究”和“零容忍”原则,严格考核,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对因焚烧秸秆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