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稻丰收“水”到渠成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今年夏天,我们村遭遇了数十年不遇的持续高温少雨的恶劣天气,在这种情况下,村子的水稻收成每亩仍在1100斤左右,目前每斤干稻市场价格约为1.9元,这样算起来,每亩能卖到2000元以上。”10月22日,利辛县阚疃镇宋圩村党总支书记王伟说。

金秋十月,宋圩村3200余亩水稻喜获丰收,连片的稻田翻腾起金色的细浪,当地村民们抢抓晴好天气收割水稻,确保颗粒归仓。

王伟介绍,今年水稻能够获得丰收,得益于亳州军分区结对帮扶援建的水渠,让水稻灌溉有了保障,水稻长势良好,为秋季丰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据悉,宋圩村因地势低洼,经常受灾,曾是重点贫困村,虽有种植水稻的传统,但由于灌溉、排涝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条件限制,种植不够稳定,收成也没有保障。2019年4月,亳州军分区援建宋圩村的“军民共建爱民渠”正式竣工并投入使用,建成两座压力式水电站,排水明渠、暗管2.2千米,可覆盖宋圩村4000多亩土地,受益群众500余户,有效地改善了该村农田灌溉用水问题,为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了更好保障。

近年来,阚疃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实施了多批次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涉及农田道路、桥梁、河流、水渠、电灌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镇22个村(社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得到进一步完善,粮食生产能力和农民收入显著提升。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