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蒙城县率先在全省探索开展户均“一块田”改革,有效盘活农村耕地资源,促进土地要素流转,在现代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聚变”效应。
今年秋种,三义镇双仙村村民何二芹再也不会为地块多、难以耕种发愁。“以前这几分地,那几分地,种的时候不够一犁子还得多犁一趟子,不够一耩子得多耩一趟子,浪费种子,挺麻烦的。‘一块田’实行之后,种收都方便了。”何二芹说。
“小田”变“大田”,何二芹家的土地价值明显增加了,今年种粮大户主动找到他们。“以前零地人家不太愿意租,小块地每亩只能租上300元或400元,现在大块地可达一二十亩,每亩租金甚至800元都有可能。”何二芹介绍。
田块零碎、生产低效等因素成为现代农业发展遇到的新问题。2010年起,蒙城县就探索实施“一块田”改革。2013年夏季,该县在全县范围内启动户均“一块田”改革。截至目前,该县263个行政村、5210个村民组开展了户均“一块田”改革,村组内互换并地165.76万亩,占耕地总面积76.6%。
三义镇农事服务中心负责人、农艺师邵颖介绍,“一块田”调整之后,土地面积增大了,大型机械作业方便了,小麦、商品麦的产量和品质得到很好的保障,也解决了土地碎片化的问题,一家一户的土地集中到一块,这样更有利于大型机械的作业,为大托管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
户均“一块田”改革解决了土地碎片化问题,取得了农田增量、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矛盾纠纷减少“三增一减”的综合成效。蒙城县增加耕地有效利用面积32.4万亩,比改革前增加17.7%。同时,户均“一块田”改革为农田治理也创造了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