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农科院两个大豆品种表现抢眼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省农业农村厅发布《2022年安徽省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第一批公告》,全省共230个农作物品种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1个大豆新品种,其中包括我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发的涡豆9号、涡豆10号。

据了解,涡豆9号、涡豆10号在广适性、抗逆性、产量等方面表现都极为抢眼,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是高产、稳产、播期弹性大、适合机械化生产的大豆新品种。涡豆9号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1.20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5.94%。涡豆10号202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94.72千克,较对照品种增产7.89%。

“大豆是自花授粉作物,有利于基因保持,但不利于基因重组,人工杂交困难。2008年,市农科院从河北农林科学院引进了含有ms1雄性不育基因的群体,历经十多年,用大豆雄性不育基因进行天然轮回杂交、回交,不断优化、选择,形成高产早熟群体,拓宽了遗传基础,研发了涡豆9号和涡豆10号。”市农业科学院研究院研究员姚莉介绍说,2017年-2018年,涡豆9号和涡豆10号在农科院品种比较试验中脱颖而出,2019年-2021年参加安徽省联合鉴定试验、安徽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综合表现优良,就在前不久通过安徽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市农业科学院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科技兴农”,从一粒种子开始,下一步,该院将继续依托创新平台,积极开展种业研发创新,推广应用优良品种,为我市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

记者:张珍

编辑:丁静 审校:蒋海涛

(责任编辑:丁静)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