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础建设 统筹医疗资源 我市多途径破解看牙难题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统筹医疗资源、开展基层口腔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实施统一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政策……近期,市卫生健康委着力加强基础建设、合作交流、服务改进、政策供给、宣传教育等工作,稳步实施健康口腔行动。

抓基础,促供给。市卫生健康委统筹现有医疗资源,依托市人民医院北院区改建市公立口腔专科医院,设置床位20张、牙椅40张,目前,全市共有牙椅694张。全市19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院)设置了口腔科,设置占比100%;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院)现有牙椅102张,相比去年底增加27张、增长36%,提前完成省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

抓合作,促分配。市人民医院与江苏省口腔医院建立长期业务合作关系,定期邀请专家来我市开展手术示教、门诊查房、教学讲座等活动。同时,市人民医院与谯城区薛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紧密型城市医联体,定期选派口腔科骨干医师下沉基层,让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优质的医疗资源。

抓服务,促改进。市卫生健康委大力开展基层口腔专业技术人员培训,现已培训70人。同时推广应用现代根管治疗等7项口腔适宜技术,并逐步在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推行午间门诊和晚间门诊,为患者口腔诊疗提供便利,目前,全市已有7家综合医院开展午间门诊和晚间门诊。

抓政策,促减负。市卫生健康委建立医疗机构口腔类服务项目、评价评估审核机制,简化流程,实施“一站式”报补。7月1日起,全市实施统一的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政策,将牙脱敏治疗、不良修复体拆除、牙开窗萌术、洁治、颌骨隆突修整术等15项口腔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抓宣教,促养成。市卫生健康委开展口腔健康进校园、进社区、进基层等活动150场次,组织科普讲座80场次,发放健康科普资料1820份,开展免费健康口腔检查275人次。完成实施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完成6—9岁学龄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30304人,超额完成省下达的8%任务指标。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