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丰收乐开怀
连日来,在谯城区华佗镇蒋锐种植家庭农场优质红薯基地,一个个刚挖出来的红薯摆满了田间地垄。农场负责人蒋锐正驾驶着红薯收获机穿行在田间。所过之处,土壤翻滚,一个个“体态饱满”的红薯破土而出。十多位钟点工忙着捡拾红薯,田间地头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今年种植的500多亩红薯,大部分品种是‘烟薯25’,还有少部分‘西瓜红’。从收获情况看,亩产在3000公斤以上。”蒋锐介绍,“烟薯25”这个品种具有高产、稳产、耐旱、耐肥水、适应性广、抗病性强、食味佳等特点,是适合鲜食栽培的上等品种,一直以来,很受消费者青睐。按照现在红薯的批发价格每公斤2元计算,除去成本,每亩地纯利润在3000元以上。“红薯不愁卖,我种植的500多亩红薯,早就被外地客商订购完了。”
“红薯的产量高低与薯苗质量有很大关系,所以在种植红薯时,尽量选择健壮的薯苗。只有搞好薯块育苗,提高薯苗质量,提纯复壮种性,才能提高红薯产量。”蒋锐说,在种植红薯时要选择排水较好的地块,尽量起高垄,不要种植在平坡地块。否则,红薯容易暴筋、裂皮。生长前期可适量浇水,以促苗成活,生长中后期尽量不要浇水,否则也容易暴筋、裂皮。
“红薯种植不仅是个技术活,还需要非常多的劳动力。”蒋锐介绍,在他农场干活的平时有二三十人,农忙的时候有五六十人,他们大都是年龄比较大的附近村民。农场每月底按时发放这些钟点工工资。
“我家6亩耕地全部流转给了蒋老板,我也常年在这里干活,一天能挣七八十块钱,还不耽误接送孙子孙女上学,真是挺好的。”已经71岁的附近村民赵心兰一直在这干些零活,感到很知足。
产业兴,百姓富。近年来,谯城区华佗镇坚持党建引领,充分挖掘产业资源优势,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红薯种植业,推动红薯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小小红薯成了该镇农业发展中又一个响当当的绿色品牌。“下一步,我们将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继续发展‘一村一品’特色种植,进一步提高农民发展红薯产业的积极性。加快‘薯业富民’步伐,实现村集体融合发展,带动群众就业,促进群众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华佗镇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