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文明城市曝光台】收容小区流浪犬 居民生活更舒心

谯城区加大对小区流浪狗的治理力度,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今年,我市成立了文明养犬综合整治工作组,加大对流浪狗的排查治理力度,流浪狗扰民现象有所缓解,但在部分小区仍然有一些流浪狗亟须治理。近日,记者跟随执法人员进行了一次体验式采访,了解流浪狗是如何被“捕”及妥善安置的。

杏坛家园地下车库变“狗窝”

向居民做文明养犬宣传

对流浪狗进行“抓捕”

地下车库变“狗窝”

“谯城经开区杏坛家园小区51号楼前有流浪狗出没,请执法人员前往处置。”日前,谯城区文明养犬综合整治工作组接到群众反映后,立即派出由谯城区城市管理局的戴立、李哲文和市公安局谯城分局的张号组成的执法队前往处置。

刚下车,戴立就看到一只黑色小狗在漫无目的地溜达,张号立即拿起网兜小心翼翼地走过去,一捕一躲,只见小狗迅速窜入旁边的铁皮墙里。“怎么这么多流浪狗,有十几条啊!”张号通过铁皮墙的缝隙往里看,被眼前的场景吓一跳。

这时,一位大妈走过来,补充说:“可能十几条都不止,我们都被这些流浪狗吓死了。”大妈告诉执法队员,铁皮墙后面是小区地下车库,由于车库还未启用,被物业用铁皮封堵起来,没想到时间久了成了流浪狗的集聚地。

考虑到流浪狗数量较多,随身携带的工具不足,执法队员决定先将情况向领导汇报,制定行动方案,带足工具和护具再集中对这些流浪狗进行“抓捕”。

现场执法做宣传

执法人员正欲前往其他小区巡查,被围观的居民拦住,“流浪狗太多了”“有人养狗不拴绳”“流浪狗咬过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诉说流浪狗给生活带来的困扰。执法人员当即决定开展一次现场执法活动,增强大家文明养犬的意识。

说话间,三只未栓绳的狗从执法人员面前跑过。正当执法人员尾随其后寻找时机打算将其抓获时,一位小区居民走了出来,对执法人员说:“这三条狗都是我养的,我现在就把狗拴住。”

执法人员便停止“抓捕”行动,耐心地向这位居民宣传《亳州市养犬管理办法》,要求对犬只进行规范管理。听了执法人员的宣传教育,该居民保证不再让犬只“流浪”并加强管理。

除了做好文明养犬宣传教育,执法人员还现场“抓获”一只流浪狗,受到在场的小区居民点赞,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我们将把该流浪狗送到宠物医院进行健康检查,注射疫苗后送到指定场所进行收容,等待认领或收养。”戴立说。

加强流浪狗治理

当天下午,执法人员还巡查了光明小区、天润花园等多个小区,同样发现了流浪狗问题。在光明小区,执法人员先后看到四五只流浪狗,其中一只体型较大,看起来有一定的攻击性。

张号装作若无其事地靠近流浪狗,突然一个转身向流浪狗扑去,但还是扑了空。“流浪狗长期在城市穿梭,对周围的人时刻保持着警惕,无形中增加了‘抓捕’困难。”张号说。

流浪狗还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和执法人员玩起了“躲猫猫”。记者看到,一只流浪狗眼看着“无路可逃”,却突然消失不见,原来是躲进了一楼居民院子里。“这条流浪狗可能是这户人养的,由于没有拴绳,可以通过院子的铁栅栏缝隙自由进出。”戴立对记者说。

“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好猎手。”戴立说,自文明养犬综合整治工作组成立以来,已收容流浪狗1200多只,流浪犬只问题得到明显缓解。下一步,工作组将加大巡查力度,加强小区流浪犬只管理,为居民提供安全文明的生活环境,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