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近日,《亳州市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正式印发。方案要求,要积极开展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监测、普查、防治工作,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保护生物安全多样性。
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和监测预警。我市将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通过3年左右的时间,摸清我市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 危害程度等情况。在市内主要自然保护区、粮食主产区等重点区域,以美国白蛾、松材线虫、草地贪夜蛾等林草外来有害生物、农作物重大病虫为重点对象,设立重点监测点和常规监测点,进行常态化监测防控。完善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风险评估及快速反应体系。
加强外来物种引入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外来物种引入后,在使用和经营环节要加强监督管理,配合省级监督使用和经营单位或者个人采取安全可靠的防范与应急处置措施,防止引入物种逃逸、扩散造成危害。
加强外来入侵物种口岸防控。强化入境货物、运输工具、快件、邮件、旅客行李、跨境电商等渠道的检疫监管,健全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机制,对监测发现的重要外来入侵物种及时启动应急处置预案进行防控。强化技术支撑,加强口岸查验设施设备配备,提升实验室检疫、检测、鉴定技术水平。
加强农业外来入侵物种治理。加强农田、渔业水域等区域外来入侵物种治理,大力推进绿色防控措施集成应用。当前重点做好严防草地贪夜蛾等重大危害种植业生产工作,在关键区域布设阻截带,推广绿色防控技术模式,积极建设综合治理示范区。强化水生外来物种养殖环节监管,推进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外来入侵物种综合治理。加强对危害农业生态环境的加拿大一枝黄花、豚草等外来入侵恶性杂草的综合治理,加强生物防治和生物替代,稳妥开展集中灭除。加强对红火蚁等外来物种监测预警。
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区域外来入侵物种治理。抓好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重大林草外来入侵物种治理。开展黄花刺茄等危害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的恶性入侵杂草综合治理。推进城乡绿化区域外来入侵物种治理。加强河湖及河口外来入侵物种治理。
加强科技攻关。依托高校和科研机构,在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发、集成示范应用等方面加大研究。
落实政策法规。制定我市外来入侵物种名录。修订外来物种入侵突发应急预案,建立外来物种入侵应急防控机制。
完善防控管理机制。建立外来入侵物种防控部门协调机制,加强联合会商,密切配合、 统筹协调解决我市外来物种入侵防控重大问题,协同抓好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工作。探索建立跨行政区域入侵物种防控联动协作机制。
按照《方案》要求,到2023年,完成全市外来物种的摸底和普查,摸清主要外来入侵物种、分布区域、入侵面积、危害程度、现有的防控方法和效果,不断完善主要外来入侵物种的联防联控技术。到2025年,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大危害入侵物种扩散趋势和入侵风险得到有效遏制。到2035年,重大危害入侵物种扩散趋势得到全面遏制,外来物种入侵风险得到全面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