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小记者老师的带领下,我游览了花戏楼。这是我第一次参加小记者的户外活动,非常开心。
我们小记者首先排队签到,然后分队跟着讲解员和小记者老师一起参观。讲解员阿姨告诉我们,花戏楼建于清康熙十五年,又叫歌台,它既是一座演戏的舞台,又是祭祀关公的庙祠,也是山西和陕西药商的联络之地。由于戏楼的砖雕、木雕、彩绘多以地方戏曲折子戏为主要内容,所以俗称“花戏楼”。
花戏楼的正门前有两根铁旗杆,很高,仿佛要伸到天上去,好奇的我还轻轻地摸了一下。花戏楼最绝妙、最让亳州人自豪的就是正门门楼上面的砖雕和戏楼上面的木雕。木雕讲述的是三国戏文十八出,这些木雕经过这么多年的风吹雨打,色彩还是那么艳丽,可见古人真的很聪明、很厉害!讲解员阿姨还给我们讲了《三顾茅庐》《七擒孟获》《千里走单骑》的故事,我听得都入了迷。
我在花戏楼里面的大殿里看到了关公的雕像,这是我第二次看到关公的雕像。第一次我跟着妈妈到花戏楼见到关公雕像的时候,妈妈告诉我说左边的是关平,右边的是周仓,他们都是保护关公的。
今天游览我很开心。亳州的花戏楼真的很漂亮,你想来花戏楼看一看吗? 丹华小学 一(4)班
辅导老师:方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