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营养餐,温暖老人幸福“食”光
全市建成城市老年食堂(助餐点)127个,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214个,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老人们围坐在干净整洁的餐厅里,一边吃着热腾腾的饭菜,一边乐呵呵地和身边的老朋友聊着天……这是日前记者在谯城区薛阁街道幸福社区老年食堂看到的温馨画面。
78岁的瞿芝兰是位独居老人,平时在家要自己做饭,吃得很简单。社区老年食堂的建成,解决了她的吃饭难题,从今年8月份开始,她一日三餐都来这里吃。“一日三餐不重样,营养均衡,最主要的是很合老年人的胃口。”瞿芝兰说。
食堂针对社区60岁及以上老人开放,饭菜注重营养搭配,注意低糖和低盐,口感软滑,选择老年人较为喜爱的口味,并推出了两种套餐,其中A套餐早、中、晚餐各5元、8元、6元,B套餐早、中、晚餐各4元、7元、5元。
“食堂设置了刷卡机,老人充值后,每天来就餐时可以通过刷就餐卡或者‘刷脸’的方式完成支付。”幸福社区老年食堂现场管理员王雪力说,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老人,政府有相应补助,60-69岁每餐补助1元,70-79岁每餐补助2元,80以上的老年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中的老年人,失能老年人每餐补贴3元。老人“刷脸”就餐时,系统会自动识别,扣除减去补助后的费用。
根据省民政厅部署,2022年我市计划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任务数341个,其中建成城市老年食堂(助餐点)不少于127个、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不少于214个,城市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实现全覆盖。2023年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164个,其中新增城市老年食堂(助餐点)不少于40个,新增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不少于124个。到2025年,全市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均衡、方便可及、多元主体参与的老年助餐服务网络,老年人助餐服务需求得到有效满足。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2021年全市开展助餐服务5.2万余人次,发放助餐补贴84.7万元。2022年,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341个,完成建成任务,全部投入运营。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分别制定了每餐1-4元不等的补贴标准,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助餐服务58.1万人次,发放助餐补贴133.5万元,惠及老人6425人。
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从扩大助餐服务供给、提高助餐服务质量、创新助餐服务方式等3个方面做好老年助餐服务。
目前,市及谯城区已设立爱心助老基金,吸引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助餐服务。谯城、涡阳等县区联合助餐服务机构,建立了便捷支付方式,老人可采取刷卡或面部识别的方式支付费用。谯城区根据老年人群体消费能力及需求状况,建立了“中央厨房+社区食堂+助餐服务点+配送入户”服务模式,城市社区引入国有大型餐饮企业统一配餐送餐;农村地区依托乡镇医养结合中心食堂统一配餐送餐,同时开发农村老年助餐公益性岗位,为失能、独居、高龄等困难老年人群体提供送餐上门服务。
谯城区还探索建立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群众掏一点、慈善捐一点“四个一点”投入模式,保障老年食堂(助餐点)自给自足、持续运营。
“我们将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定期召开助餐配餐企业、社区、服务对象座谈会,定期进行各老年食堂(助餐点)餐品抽检,建立食品留样制度,坚决守好老年人‘舌尖上的安全’防线。”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