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腰包更“葱”实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志愿者正在帮忙采收大葱

亳州新闻网讯 11月13日,谯城区古井镇门庄村大葱种植基地,绿油油的大葱长势喜人,村民正忙着挖葱、装车,现场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的葱又获得大丰收!”种植大户苗玉亮一边刨葱一边开心地说,“我今年种了10亩地的大葱,已经进入了收获期,亩产可达到6000斤,按市场价每斤2元计算,每亩可收入上万元。”

今年43岁的苗玉亮种植大葱已经有十年了,拥有丰富经验的他,是村里有名的“种葱行家”。苗玉亮说,大葱从育苗、移栽到苗期管理都很重要,只有通过合理科学的田管,才能提高大葱产量。多年来,他从降低成本、提高品质入手,不断在育苗、种植管理上下功夫,种出的大葱卖相、口感都很好,很受市场欢迎。

“种植大葱周期短、见效快,但用工需求量大,在栽种和采收期间都需要大量人手。听说苗玉亮今天要采收大葱,我们几个志愿者早早地就来到田里帮忙。”志愿者柳欣一边刨葱一边说。

近年来,古井镇门庄村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户根据市场行情科学种植高效益、好管理的经济作物,以种植“短、平、快”的农作物品种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目前,该村已发展大葱种植30余亩,下一步,门庄村将通过“合作社+订单农业”模式,继续把大葱特色种植做大做强,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葱”实村民钱袋子。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