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管维修工 下水抢修成“网红”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11月14日,一段市自来水公司维修人员在只有6℃的阴冷天气,下到水里维修自来水管道的视频,“刷爆”了亳州市民的朋友圈,仅一天时间,浏览量就达到500多万。抢修工马小彪敬业奉献精神获得了众多网友的点赞,他也由此被称为“最美供水人”。

11月13日,正在值班的市自来水公司管线维修服务中心抢修队队长马小彪接到群众反映,白衣路与光明路交叉口附近水压低。马小彪立即带领两名同事赶到现场,经过排查确定,水压低的原因是附近一处供水阀门损坏。

由于无法关闭阀门进行维修,马小彪不顾当时6℃的低温,毫不犹豫地跳进冰冷的阀门井内带水抢修。由于看不到损坏的具体位置,再加上水压比较大,马小彪只能凭经验在水中摸索着进行抢修。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努力,马小彪和同事最终把损坏的阀门修好,居民家中的供水恢复正常。

“我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真没想到有那么多网友关注和点赞,这份赞扬属于我和所有同事们。”马小彪说。

正如马小彪说的那样,自来水抢修是他的本职工作,这样的抢修经历已经成为他工作的一部分。在从事管线维修服务的十年中,马小彪无数次参与全市大小管网、阀门等供水设施的抢修与维护,像“走红”的这条网络视频中钻进冰冷的阀门井带水作业,对他来说已是“家常便饭”。

2017年3月份,市区西一环阀门损坏严重漏水,马小彪和同事为了尽快修复好消防栓,不让自来水白白流失,他顾不得把水抽干,脱掉棉衣穿上防护工具就扎进冰冷的阀门井内。由于阀门井比较深,加上空间狭小,仅能容下一人,马小彪就独自站在井内,配合同事完成整个抢修工作。

有人问马小彪,难道你不嫌冷吗?这个工作时认真而严肃的抢修工憨厚地笑着说:“我喜欢这个工作,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再说了,咱也不能看着宝贵的自来水白白浪费掉。”

在市区1100公里供水管线,还有许许多多像马小彪一样的“供水人”,他们常年奔波在大街小巷,不论严寒酷暑,不畏风吹雨打,守卫着万家清泉,保障群众的供水生命线。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