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皮蜜薯喜丰收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农户正在收获蜜薯

亳州新闻网讯 11月21日,在蒙城县小辛集乡李庙村红皮蜜薯种植基地,红薯收获机经过后,一个个红薯从土中翻出,摆满了田间地垄,村民们忙着给新出土的红薯去泥、分拣、打包、装筐,现场一派丰收景象。

“今年俺家的红皮蜜薯好嘞很,个大又甜,一亩地收成超过3000斤!”种植大户未三建望着满地的红薯开心地说:“今年市场行情也给力,我种的30亩红薯预计能卖到8万多块钱。”

“老未家种植红皮蜜薯已经好多年了,由于他经验丰富,红薯长得个大品质好,销路也广,近几天连续走了好几大车货,销往合肥、上海、嘉兴等地。”李庙村党总支书记蔡洪刚说,红薯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种植基地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务工增收。

“未三建的红薯基地就在俺庄东头,离家近,平时在这务工很方便,不出远门就能打工挣到钱,挺好。”正在帮忙捡红薯的村民许友良说。

未三建对红薯种植充满了信心。“我准备做一个粉丝加工厂项目,将红薯产业打造成为李庙村的特色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并发挥好致富带头人作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带领更多村民一起走上共同富裕之路。”未三建说。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近年来,小辛集乡李庙村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积极探索、不断调整产业结构,以“党建+合作社+农户”模式带领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先后引领当地群众种植红皮蜜薯、“酒用”高粱、“甜花糯”玉米、“小五子”花生、“有机”蔬菜、“香甜”西瓜等。同时,该村为种植大户提供便利的土地流转政策,优化规模化种植创业平台,创造更多的群众就业岗位,实现农业壮大、农民增收。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