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6日,在利辛县孙庙乡富民村的油牡丹产业园里,工人们正在忙着对洋葱进行插穴、移栽。洋葱田与小麦田的相互辉映,呈现出一种产业发展的良好势头。
孙庙乡富民村油牡丹种植产业园,已经营2年有余,油牡丹种植面积达到千余亩,成为全乡的主导产业,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是本地农民务工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富民村主要的经济增长点。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完善,在油牡丹中套种洋葱,两种作物共同生长,相互促进,不仅增加一份收入,还能提高土地利用率,更能带动本地农村居民的收入,是一举三得的创新!
牡丹花更好 丰收助振兴
据产业园负责人介绍,今年油牡丹已生长了第二年,为了提高油牡丹的存活率增加产量,使油牡丹更好的生长,负责人亲自到亳州产业园进行实地学习并请来了技术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在田间地头技术专家对油牡丹种植的深度、土壤的松软、行距、株距亲自进行示范。为油牡丹的丰收奠定了基础。
“栽植油牡丹每亩大约有2000余株,每亩每年成本大约在800元。油牡丹从第三年开始结籽,每亩产油牡丹籽约在800斤,每斤收购价在10元左右,每年亩收入可达到8000余元,相比于常规农作物,经济效益是非常明显的。”产业园负责人说道。
洋葱移栽忙 产业更兴旺
根据油牡丹生长特点,在油牡丹种植间隙移栽洋葱,增加了土地利用率,更多了一份经济收益。
洋葱移栽从整理土地、盖膜、移栽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附近的群众不断加入到移栽洋葱的队伍中来。“我家就住在附近,我从开始就在这里干活,活少的时候一天可以拿到60块钱的工钱,活多的时候一天可以拿到100块钱。”一位工人高兴的说道。
“洋葱具有栽培简单、适应性强、耐贮存、供应期长的特点。每亩产量预计在8000斤左右,产地销售价格在0.3元左右,每亩收益可达2000余元。”负责人说道。
牡丹配洋葱 乡村振兴妙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要发展、发展要创新、创新带来机遇!
油用牡丹不仅可用于观赏、药用,还可以用牡丹籽提炼油料,开发食品、保健品的作用。进一步填补了我国油料作物的短板。
牡丹开花季节,又可开发休闲旅游业,吸引游客,打造牡丹旅游示范基地。
牡丹间隙套种洋葱,更为本地提供了就业岗位,让群众真正实现了居家就业、就近就业的愿望。“从洋葱的种植、除草、管理、收获持续时间可达到3个月,目前每天来到产业园务工的人数都在50人左右,后期人数还会不断增加。”产业园负责人说道。
作者:周晓琪 李世茹 罗来飞 周鹏
编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