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撑起农民增收致富“伞”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有的在地上开沟起垄,有的在土垄上放置营养袋,有的在用地膜覆盖……近日,在涡阳县曹市镇侯桥村一个大棚内,侯守坤正带着工人一起种植羊肚菌。他向记者介绍说,“现在种上,春节后就可采摘上市,一个大棚可以收入一万多块钱。”

侯守坤是侯桥村的致富带头人,外出打工时他在朋友的帮助下学会了种植羊肚菌技术,2019年开始返乡种植羊肚菌,并成立了安徽佳尔种植专业合作,当年种植10个大棚的羊肚菌,总收入18万元。

图为侯守坤在观察羊肚菌的生长情况

“羊肚菌可以药食两用,经济价值、营养价值都很高,市场前景非常好。”侯守坤告诉记者,大棚新鲜采摘的羊肚菌,每公斤能卖200元钱;如果加工成干菌,每公斤卖到1000元钱以上,每年都是外地客商上门收购,供不应求。如今,侯守坤的大棚已从原来的10个发展到54个,总收入达到80万元。

大棚不仅可以种植羊肚菌,春末夏初羊肚菌销售结束后,大棚里还可接着种植西瓜、辣椒、秋葵等果蔬,冬天再种植羊肚菌,轮作种植,收入节节高。羊肚菌的规模种植带动了当地村民就业增收,有40人常年在合作社务工,最多的时候用工达100人。

“我常年在合作社里打工,每年收入3万多块钱,加上自家的10多亩承包地,年收入6万多块钱。”村民李得普高兴地说,在合作社里干活也不累,还能照顾家里。

据了解,在曹市镇,像侯守坤这样的致富带头人还有很多,该镇利用本地资源优势,鼓励乡村能人返乡创业,提供基础设施等资源要素支持,大力发展规模农业,推动种养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增加村集体收入,推进乡村振兴。

作者:张珍 蒋庆章 欧婷婷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蒋海涛)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