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案人:张明生 关察
承办单位:市营商环境办
落实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全力推动国家、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助企纾困的各类政策落地见效,不断提升为企服务水平和助企纾困实效,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全面提升行政审批质效。推进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网办”。截至目前,已实现市县乡村四级10.86万个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达98.8%。建成亳州市7×24小时政务服务大厅,入驻14台自助办理终端,可提供100余项7×24小时全天候业务办理服务。在推动更多事项“市内通办”“省内通办”的同时,与上海杨浦、苏州高新区、浙江台州、浙江衢州、上海奉贤等5地及嘉兴海宁、台州黄岩等11个县(市)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协议,为群众提供异地咨询、异地帮办、异地收发件等服务。
创新监管执法方式。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和信用监管,制定信用分类抽查任务422个,信用分类占比率87.92%。制定281项轻微违法“不罚”和一般违法“轻罚”清单,出台“A档免查”监管暂行办法、“一业一查”跨部门联合抽查实施方案、行业统一检查单、统一检查对象名录库和统一综合监管合规手册,进一步提高联合抽查覆盖面。
全力减环节减事项减材料。工程建设项目报建领域审批事项由改革前的73项减至23项;申请材料由改革前的400余项减至33项;政府投资房建类项目审批时间由308个工作日压缩至70个工作日;社会投资房建类项目审批时间由245个工作日压缩至60个工作日。我市在国内首创“企业开办一件事”模式,建成“企业联办服务平台”,实现了企业1日快速开办,开办材料数压缩至1件。
纵深推进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在去年建成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平台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提升,对惠企政策进行“颗粒化”“数据化”“区间化”“清单化”分解,将原来“申请、受理、审核、提交材料、核拨、拨付”6大流程优化为“数据比对、意愿确认、拨付到账”3个环节,实现政策发布、查询、兑现“一网通办”,着力实现政策兑现“企业无感”的目标。
动态完善惠企政策清单。编制《亳州市惠企政策汇编》电子书,汇集市、县区级税费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奖补政策、服务保障政策202条,公开享受主体、政策内容、申请途径、申请材料、政策依据、责任部门等信息,在政府门户网站、“免申即享”平台集中发布。
开发建设营商环境问题“码上监督”平台。创新建设并上线运行了为企服务“码上监督”平台,宣传推广“码上监督”二维码,收集机关工作人员在服务企业中违反“十严禁”要求、涉企服务推诿扯皮、行政审批效率低下、监管执法吃拿卡要等损害营商环境问题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