踔厉奋发勇争先——我市2022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涡河东流,见证铿锵发展步伐;岁月缱绻,诉说日新月异变化。

2022年,我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实施“六一战略”,奋力建设“一都一区一基地、一城一市一中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努力推动亳州各项工作在皖北走前列、全省靠前站、全国有位置。

来看亳州人的2022年新答卷:

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1590亿元、同比增长3.3%,总量首次迈入全省前八;

小麦单产913.2公斤,再创全省纪录,粮食总产连续11年居全省第2位;

现代中医药产业规模达1500亿元,医药制造业产值343.5亿元、增长8.4%;

邮政业务总量34.3亿元、增长28.7%,快递业务量3.5亿件、增长51.4%,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

20项民生实事和10项暖民心行动全面完成,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爆棚”;

成绩来之不易,幸福源自奋斗。2023年,亳州将逐梦新征程,再谱新篇章。


亳州高新区厂房林立(资料图片)   张延林 摄

“六一战略”成果丰硕

每天早上,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都熙熙攘攘。这里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材集散中心和价格形成中心,每年400多亿元的交易额占到中国同类市场交易总额的45%。

从历史中走来的现代中医药,是亳州的首位度产业,“世界中医药之都”建设已上升为省级战略,从“资源优势”到“发展胜势”,今天的亳州,中医药产业发展迅猛。

当前,全市现代中医药产值达1500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20万亩以上,拥有药品生产许可企业216家,全国知名及医药百强企业70家落户亳州。除了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和价格指数发布中心,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还是全国最大的中药饮片、中药提取物、中药保健饮品生产基地,是安徽省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亳州花草茶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快递服务现代农业金牌项目。

今年前10个月,我市中药材及中式成药进出口额达5.9 亿元,增长22%。其中,出口4.8亿元,增长18.6%,占安徽省中药材及中式成药出口总值的76.2%。

伟鼎智造是一家从浙江台州转移到亳芜现代产业园区的精密机械加工企业,隆冬时节,工人们正通过高精度数控加工中心加紧赶制出口欧美国家的铜制订单产品。

近年来,我市高质量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近5年累计有6家世界500强企业、22家全国500强企业在亳投资,鸿路钢构等1131个亿元以上工业项目签约落地,538个亿元以上项目顺利竣工,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开工率、竣工率保持全省前列。

大雪时节,在蒙城县板桥集镇双鹿村,绿油油的西兰花源源不断发往沪苏浙。

加入长三角“朋友圈”后,亳州还被赋予“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定位。近年来,我市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着力打造长三角优质“菜园子”。蒙城县充分发挥上海市外蔬菜主供应基地优势,加快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园建设,围绕西兰花、青豆、马铃薯、甘蓝等品种发展万亩连片蔬菜生产基地和标准化生产基地,越来越多的优质绿色农产品销往沪苏浙地区。

作为我国老八大名酒之一,古井贡酒近年来表现亮眼。“真香,古井贡酒果然名不虚传。”在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上,古井贡酒受到了众多客商点赞。古井集团营业收入已连续四年超百亿元,正在向着“双百亿”目标奋进。以古井集团为代表的白酒企业,正以实际行动描绘华夏酒城的宏伟蓝图。

全市国内旅游人数、国内旅游收入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三位;省对市旅游业发展目标考核连续三年位居全省前三位,旅游业发展成绩获省政府激励表彰……近年来,围绕文化旅游强市建设,我市陆续开发建设了林拥城、亳药花海休闲观光大世界、北关历史街区、华佗百草园、大型综合国防教育基地等一批高质量文化旅游项目,旅游业发展风生水起。

作为中原地区连接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的桥头堡,我市聚力建设省际毗邻区域中心城市,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区域“米”字形立体交通走廊、市中心城区“一环七横七纵”路网初步形成,区域市场充分开放……桥头堡作用日益凸现。

三次产业齐头并进

粮食是农业的根本,粮稳天下安。

“皖垦麦22”实收亩产913.18公斤、“烟农1212”实收亩产927.02公斤!6月5日和6日,涡阳优质小麦实收亩产连续两次刷新全省纪录,这也是涡阳小麦单产连续三年刷新全省纪录。

涡阳县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持续建设高标准农田,推广良种良法高效栽培技术,做好“一粒小麦”“一颗大豆”品牌文章,粮食产量连年攀升。该县现已成为国家粮食生产百强县,中科院确定的“第二粮仓科技工程”示范县,安徽省唯一拥有小麦、大豆两个示范基地的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县。

涡阳县粮食生产是全市的缩影。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一产“两强一增”,构建覆盖市、县、乡、村的四级小麦新品种展示示范体系,筛选、引进适宜当地种植的主推品种,发挥种粮大户的带动作用,努力提高全市粮食产量,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目前,我市粮食生产已实现“十九连丰”,总产连续11年居全省第2位、优质粮食生产面积稳居全省第1位。

工业兴则百业兴。

9月19日,由古井集团携手腾讯云联袂打造的白酒行业第一家“透明工厂”正式上线,古井集团的发展再次迎来重要节点。“透明工厂”是古井集团在白酒行业的首创,线上实时透明展示古井贡酒的原粮管控、酿造、窖藏、检测、灌装等每一道生产工序,全景式透明公开从一粒粮到一瓶酒的全链路生产过程,传递“做真人,酿美酒”的企业价值追求。

与此同时,古井集团正在大力推进酿酒生产智能化技改项目建设,项目完全建成后,将形成6.6万吨原酒产能,30万吨基酒储存,集白酒酿造、制曲、基酒储存生产配套设施、旅游文化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园区。

走进鸿路钢构涡阳生产基地,焊花飞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忙着下料、组立、剪板、拼装、焊接、打磨、油漆等工序,全力赶制订单。

“2021年,鸿路钢构涡阳生产基地年产值已达76亿元,公司百亿产值目标有望在今年实现。”涡阳县盛鸿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罗龙自豪地说,目前鸿路钢构涡阳生产基地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全的绿色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古井集团、鸿路钢构涡阳生产基地等一大批企业,撑起了我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三产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今年以来,我市开展“皖美消费”系列活动,限上批零住餐企业突破1000家,新能源汽车销售额增长7.8倍。国内旅游收入、旅游人数增速分别居全省第5、6位。邮政业务总量34.3亿元、增长28.7%,快递业务量3.5亿件、增长51.4%,增速均居全省第1位。

在三次产业的齐头并进中,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地区生产总值1590亿元、同比增长3.3%,总量首次迈入全省前8位。

百姓乐享暖心生活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

“我现在工作稳定,在这个销售公司,一个月工资好几千元呢!”日前,市民陈龙高兴地说道。

家住谯城区薛阁街道幸福社区的陈龙曾经为找工作发愁。通过社区走访宣传,他了解到目前我市正在实施就业促进暖民心行动,积极推进“三公里”就业圈建设。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陈龙通过“社区快聘”小程序发布了求职信息,很快就有多家企业与陈龙对接。“发布个人信息后,招聘平台自动给我匹配了好几个企业,投过简历后没多长时间,我就接到了企业的电话。”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

“小朋友,葡萄是什么颜色?桃子是什么颜色?”在亳州市玫瑰园幼儿园,老师胡梦云正带着婴幼宝宝班的孩子们玩着午餐前小游戏。园长李静告诉记者,玫瑰园幼儿园实行托幼一体化办园模式,在3-6岁学前教育的基础上,开设为2-3岁幼儿托班,现有8个幼儿班,1个托育班。目前托育班有20名幼儿,实现了一教三保的师资配备。

“我家的小宝在玫瑰园幼儿园上托班 ,大宝在这里上中班,对于我们这些双职工家庭来说,托班确实帮了我们很大的一个忙。” 幼儿家长赵扬深有感触地说。

让“停车难”不再难。

结合便民停车行动,我市对人民路(希夷大道-蒙城路段)进行改造,改造内容包括设置停车位及人行道铺装,停车场采用沥青路面结构,并施划标线。人民路改造完成,新添250个机动车停车位,缓解了市民王龙林多年的停车难“心病”。

看着家门口新增的停车位,王龙林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在他看来,这次人民路改造,增加的不仅是停车位,还有交通安全系数。王龙林说,现在电动三轮车不见了,停车位挪到人行道上,非机动车道终于通行顺畅,他由衷地为人民路停车位改造点赞。

让棚户区群众“出棚入楼”。

“住进新小区后,那种愉悦感和幸福感是从来没有过的。”说起棚户区改造后搬迁新居的感受,谯城区锦谯名苑小区的居民陈红满脸喜悦。在陈红看来,新居不仅环境好,生活购物也更加便利,小区里面不仅有大型超市,还有小型的便利店。

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大真金白银投入,同步实施20项民生实事和10项暖民心行动。目前,20项民生实事和10项暖民心行动已全部完成年度任务。一件件民生实事,一项项暖民心行动,像冬日暖阳一样,温暖着老百姓的心坎。

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亳州,正向春天出发!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