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滩变成“绿富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村民在采摘菊花

隆冬季节,在利辛县汝集镇街南村老母猪港沿岸,300余亩菊花进入采摘期。放眼望去,金黄色的菊花煞是好看,数十名工人正在熟练地采摘、打包、搬运。

“进入12月份以来,我们农场就开始了采摘工作。一亩地能收150~200公斤鲜菊花,目前已收50多吨,工人们都忙得不可开交。”利辛县绿洲家庭农场负责人李长洲说。

据了解,三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滩。2019年,退役军人李长洲利用村里重新盘活土地资源的有利契机,承包了700亩老母猪港荒滩地进行整合开发。港上栽核桃,林下种菊花。经过资产整合,今日大放异彩。

“我们基地的菊花每年4月份开始种植,12月份采摘。”李长洲说,比起普通农作物,菊花种植具有时间短、见效快的优势,收成也相当可观。

“菊花种植不仅给当地村民带来土地租金和务工收入,还能给村集体经济增加收入。”街南村党总支书记关晓燕说,今年村里种植的300亩菊花,预计可收入6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也能获利3万多元。

昔日荒滩地上,如今金菊盛开,不仅美化了环境,而且让农户鼓了腰包。通过引进核桃、菊花种植项目,汝集镇街南村走出了一条特色种植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我们通过‘支部引领+企业带动+党员带头+群众参与’模式,鼓励群众增强发展致富的积极性。”汝集镇党委宣传委员、街南村包村干部张廷说,下一步该镇将继续以党建引领为抓手,因村施策,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动力,让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红火,让乡村越来越美丽。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