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涡阳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落实金融、税费政策 工业企业首季可望实现“开门红”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安徽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叉车在搬运打包的挂面

亳州新闻网讯  1月6日上午,在位于涡阳经开区的鸿路钢构生产基地一期项目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焊花四溅,工人们正忙着下料、组立、剪板、拼装、焊接、打磨、油漆等工序,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企业全年订单充足,车间任务量饱满,现在我们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地赶工期,同时严格把关每一道工序,保质保量、按期履约完成每一个项目。”涡阳鸿路钢构生产基地一期生产负责人朱井告诉记者,该基地投运以来,一直践行质量至上的发展理念,用质量过硬的产品和系统全面的服务体系,赢得了市场青睐。2022年,该基地引入激光下料机等先进设备,提升各生产线的自动化、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

2022年鸿路钢构生产基地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加之五期项目陆续投产,全面实现既定目标,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涡阳鸿路钢构生产基地负责人罗龙介绍,作为绿色装配式建筑材料生产加工的龙头企业,该基地自2017年落地涡阳以来,从最初协商规划建设8万平方米的生产厂房,到目前拥有170万平方米的生产车间,产值突破百亿元,不仅是企业顺应新兴产业时代发展趋势的结果,更凸显了涡阳招商、营商、安商的优质环境。

“‘十四五’末,基地产值预计将达150亿元,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将涡阳打造成全球最大的钢结构制造研发基地。”罗龙说,2023年,鸿路钢构谋划在涡阳项目,包括鸿路六期、鸿路焊丝、绿色钢结构围护产品、油漆厂、制氧项目均加快建设,力争达到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让更多涡阳人实现家门口高薪就业梦,为建设现代化美好亳州贡献更大力量。

“目前我们是火力全开,600多名员工三班倒,设备24小时不停歇。”1月6日下午,在位于涡阳县阳港产业园的安徽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挂面生产车间主任王扬鹏告诉记者,年底是挂面生产高峰期,该公司目前每天的挂面产能在720吨左右,正全力以赴地满足市场需求。

安徽金沙河自2021年5月份一期项目调试投产,当年的产值达到了12.2亿元, 2022年产值是18.6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安徽金沙河面业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杨少卿介绍说,该公司主要生产挂面、面粉和纯净水产品,整体市场经营情况持续向好,离不开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我们通过招商引资过来以后,不管是办理各种手续,还是征收土地等等环节,政府部门对我们的支持力度都非常大。”

“公司一期项目全面投产以后,预计二期项目也将开始建设,同时进一步拓展了产业链。”杨少卿说,公司新建了4个泊位的金沙河码头,积极推进小麦仓储物流项目,预计2023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涡阳县经信局副局长于灿泓告诉记者,近年来,涡阳县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纾困解难,通过完善金融服务、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土地要素支撑、破解用工难题等,当好企业发展的坚强后盾,推动企业做大做强。该县将进一步深化“亩均效益”改革,制定更多“合身、解渴、有感”的政策措施,力争2023年新增贷款59亿元,助企招工5000人以上,完成工业供地不少于1500亩。

“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涡阳县经信局将按照县委、县政府确立的‘145’总体思路,准确把握今年经济工作,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确保实现首季‘开门红’。”于灿泓说,该县将通过“做强主导产业扩总量、壮大优势产业拓增量、升级传统产业提质量”,推动产业能级整体跃升,力争2023年,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0.5%,工业投资增长12%,技术改造投资增长10%;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扶优育规”工程,实施“专精特新”企业梯度培育计划,促进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5家以上,新增“专精特新”企业7家。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