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随着“双碳”工作的积极稳妥推进,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为人所接受。亳州晚报今起推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双碳’就在你我身边”系列报道,关注我们身边的小事,记录低碳生活,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
琳琅满目的“小份菜”
低碳生活体现在人们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拿餐饮来说,小份菜、“光盘行动”、少用一次性餐具等都是减少碳排放的好办法。连日来,记者探访了市区多家餐馆发现,餐饮浪费行为很少见到,越来越多的市民用实际行动践行“舌尖”上的低碳生活。
小份菜成为餐饮新风尚
“小份菜品种多不浪费,经济实惠、好吃不贵,欢迎大家进店品尝。”记者在亳州高新区万达广场金街采访时走进一家小份菜餐厅,看到店里所有菜品都是提前做好分装在小碗中,有20余种,一份200克左右,售价为8至10元。该餐厅老板蒋研介绍说,餐厅开业大半年了,主要面向万达广场附近的上班族群体。
“我经常在这儿吃饭,同样的价钱可以品尝更多的菜品,而且一个人吃饭刚刚好,一点都不会浪费。”唐先生是南方人,跟随某房地产项目来亳州工作,平时都是在外面吃饭,盖浇饭、黄焖鸡米饭之类的太单调,到饭店点两个菜又吃不完,小份菜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他的就餐需求。
单身独居人群、职场白领、出差人士……这些消费群体让“小份菜”成为餐饮热门,很多餐馆及外卖菜单中,菜品名称中出现了“小份”“半份”等字样。小份菜不仅能提升消费者的用餐体验,还能从源头减少餐饮浪费的现象,越来越成为餐饮新风尚。
“光盘行动”减少浪费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勤俭节约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方式。以大米为例,少浪费0.5千克粮食,可节能0.18千克标准煤,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0.47千克。如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粮食浪费0.5千克,每年相当于节能24.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1.2万吨。
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大小餐饮门店发现,大部分餐馆都张贴了“光盘行动”的公益海报,积极倡导科学文明餐饮消费新理念。
“我们今天三个人聚餐,在服务员的建议下,点了一个三人套餐,分量刚好够吃,价格也更加实惠。”市民李先生说,本来想多点几个菜的,服务员解释说店里菜品分量比较大,一个套餐就差不多了,如果不够可以再加菜。
节约粮食和低碳生活到底有什么关系?很多人有这样的疑惑。其实,餐饮浪费意味着食物生产和烹饪过程中所用到的水、能源都被无端消耗与释放,减少餐饮浪费不仅可以降低种植养殖所产生的碳排放,还可以减少烹饪食品消耗的煤气或天然气,以及垃圾填埋场食品腐烂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
所以说,外出聚餐时要坚持适量点餐、剩菜打包,如果每个人都参与到“光盘行动”中来,那么我们的“双碳”目标就能早点实现。
自觉少用一次性餐具
一次性吸管、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等由塑料或木材加工制成,这些产品的生产、加工和垃圾处理过程会产生二氧化碳排放,而且难以降解的塑料制品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减少使用一次性餐具也是低碳生活的有效方式。
近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早餐店和小饭店发现,尽管商家提供了消毒筷子,但选择一次性筷子的市民仍比较多。“虽然一次性餐具成本不高,但由于使用量比较大,浪费情况还是挺严重的。”一家早餐店的老板说,希望消费者尽量少用一次性餐具,如果实在需要的话,尽量做到一人一份,避免浪费。
走访中,记者还发现有的商家不提供一次性餐具,筷子、勺子、小碗都是可以重复使用的。“我们的餐具都是经过高温消毒过的,消费者可以放心使用。”一家麻辣烫店的老板告诉记者,对于消费者来说,不使用一次性餐具不是不能接受,但商家一定要做好餐具的清洁和消毒。
外卖是一次性餐具消费的“大户”,为了减少一次性餐具浪费,各大外卖平台纷纷推出“无需餐具”选项,引导消费者自备餐具。“我平时工作比较繁忙,不会做饭也不想下馆子,午餐和晚餐基本上都靠外卖解决。”市民刘先生说,他自备了一套餐具,点外卖下单时,都会选择“不需要餐具”,不仅节约了支出,还能减少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