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东镇余集村:“小积分”兑出乡村“大文明”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村民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参加村里和美乡村建设积分制活动,不仅自己家里收拾干净了住着舒服,同时还能攒积分兑物品,感受到回馈的喜悦,我以后一定多多参与。”昨日,在谯城区谯东镇余集村群众服务中心积分兑换现场,村民高兴地用其参加和美乡村建设积分制活动累积的积分兑换了洗衣粉。

洗衣粉、洗发水、洗洁精、抽纸……记者注意到,在余集村群众服务中心积分兑换处整齐地摆放着各种生活用品,旁边则清楚标注着兑换所需的积分。村民可以根据自己参加和美乡村建设积分制度活动所得积分挑选相对应的物品。

“自从实行积分兑奖活动以来,我们对打扫家庭卫生、收拾周边环境更有劲头了,村里的人居环境越来越好了。”余集村村民宋效功高兴地说,今后不仅自己积极参加和美乡村建设积分制活动,还将带动身边的人参与,共同提升所居环境。

据介绍, 2020年1月,余集村发动村民群策群力,推出和美乡村建设积分制活动,按照“四净两规范”标准执行,把院内净、室内净、房前屋后净、厕所净、生产生活用具摆放规范、畜禽养殖管理规范纳入积分规则中,将村民达到要求标准的事项转换为积分,并可用于兑换相应物品,进一步激发了全村村民主动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余集村推出和美乡村建设积分制活动后,该村村容村貌、人居环境焕然一新,在全镇多次人居环境观摩评比中均位居前列。”谯东镇余集村党委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李冰介绍,为了提高全村村民主动参与治理的积极性,余集村坚持从群众需求和基层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出发,用“积分”催生动力,构建了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

“力争把积分兑换处变成群众互学互比互促的新平台,让积分兑换成为抵制陈规陋习、弘扬文明新风、推进乡村治理的新渠道。”谯东镇文明办相关负责人方文明表示,近年来,谯东镇以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积极在镇域内打造4家积分兑换处,鼓励群众通过用文明行为换取积分、以积分兑换日常用品的方式,自觉投身到乡村产业发展、环境卫生整治等工作中来,共建生态宜居和美家园。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