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记者昨日从市民政局了解到,2022年我市持续加强社会救助领域资金资源投入,推动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全市全年共支出低保、特困、孤儿等各类困难群众救助资金17.3亿元,同比增长13.1%。困难群众救助资金支出创历年新高。
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我市适度提高社会救助标准,竭力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将有限的财政资金优先用于社会救助等民生领域,以政府过“紧日子”保障群众过“好日子”。2022年,我市持续优化社会救助政策,通过放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条件、调整单人低保标准等措施,将更多的低收入人口纳入到社会救助范围。2022年底,全市保障低保对象22.8万人、特困人员2.6万人、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5924人、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10.3万人、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7.4万人、艾滋困难群众1477人,困难群众保障规模居全省第3位。
此外,我市还推进社会救助领域“放管服”改革,将低保、特困等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限由县级民政部门下放至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低保、特困等基本生活救助申办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临时救助申办时限压缩至5个工作日,特殊情况下,急难型临时救助可“先救后批”,并在全省率先印发《困难群众居住地申办社会救助实施办法》,打破户籍“壁垒”和地区“隔阂”,全市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无须返回户籍地,可在居住地就近申办社会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