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再添17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近日,我市安徽鑫铝科技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被认定为2022年度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总数145家,较2021年度获批10家增长70%,新认定数量取得了新突破。此次新认定企业2022年户均营业收入达2.2 亿元,户均研发费用达1159万元,户均研发人员35人,户均拥有Ⅰ类知识产权6 个以上。

开展梯次培育。我市通过对照《安徽省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实施细则》,建立专精特新培育储备库,按照五企培育路径,重点关注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发展,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的优质中小企业,开展梯次培育。目前已摸排2023年在库企业79家,为今年省级申报做好储备工作。

制定支持政策。我市下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创业热情成就企业家创意创新创造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亳州市工业企业“扶优育规”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办实事具体事项的通知》《关于印发亳州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倍增行动任务分解表的通知》等,围绕要素供给、降低企业成本、企业家队伍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列出举措,精准为“专精特新”企业服务。

做好金融纾困。我市开展常态化政银企对接,计划组织开展不少于6场政银企集中对接活动,联合合作银行赴企业开展调研、诊断、政策宣讲,为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开展亳州市“十行千亿万企”中小微企业融资专项行动3.0版,进一步深化与市内8家银行金融机构开展战略合作,引导安排不少于14.6亿元专项信贷资金用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

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支持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帮助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加大科研投入和增强研发能力建设,推动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向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集聚,做好培育专精特新“下半篇”文章。引导新认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聚焦主业,精耕细作,争做细分行业领域的“排头兵”,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我市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记者:武景 通讯员:谭倩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丁静)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