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村老人在老年食堂就餐。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昨日中午,在谯城区十河镇大周村的老年食堂,可口的饭菜即将准备完毕,炖排骨、杭椒鸡蛋、青菜豆腐、鸡蛋汤……志愿者们把分装好的餐盘,送到老人们的餐桌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小餐盘,大民生;老年人的“口福”,事关“晚年幸福”。为提升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帮助老年人解决吃饭难题,我市持续发力,不断高效推进老年助餐服务工作,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健康可口的饭菜。
“这里的菜不重样,好吃不贵,暖心暖胃。”年近七旬的薛殿玉告诉记者,春节后,孩子们都去外地工作了,他和老伴就不再开火做饭,一日三餐都到村里的老年食堂就餐。
从去年开始,大周村老年食堂正式运营,村里的老年人,特别是空巢老人,再也不用为吃饭问题发愁了。记者看到,老年食堂内环境舒适,还配备了电视机和空调。“现在政策好得很,我们老人在这吃饭,还能一起唠家常。”村里老人杨士荣说。
大周村老年食堂负责人周德山告诉记者,村里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日三餐每天的费用为16元,来就餐的老人,根据不同的年龄和情况,还有1-4元的就餐补贴。每天,老年食堂都会去菜市场采购最新鲜的食材。
“今天中午的饭菜口味怎么样?有什么缺点?希望你能提出来。”周德山隔三岔五地询问老人。“我们的饭菜都是根据老年人的健康饮食需求准备的,他们要求什么,我们就尽力地满足他们,让他们吃得健康、安心、舒心,让他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据了解,目前,谯城区十河镇14个村实现了老年助餐服务全覆盖。除此之外,在老年助餐服务上,谯城区还委托第三方公司开发“谯城老年助餐”小程序,推广线上订餐,上线以来,用户已达20000人。2022年,我市建成老年食堂(助餐点)341个,已全部投入运营,发放助餐补贴580.58万元,惠及3.4万老年人。
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慈善事业促进科科长姜永介绍,2023年,我市计划新增城市老年食堂(助餐点)不少于40个,农村老年食堂(助餐点)不少于124个,进一步织密老年助餐服务网络,优化老年人助餐服务供给,重点面向空巢、留守、失能等特殊困难老年人开展助餐服务,强化养老服务兜底线、保基本功能,让更多的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