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事会”让群众省心又省钱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通过村红白理事会劝导,16户村民放弃办酒席,26户村民简约办酒席,另有23户村民主动放弃办酒席……去年,全村仅移风易俗、倡导节约从简办理红白喜事一项,就为村民节约酒席开支20余万元。”2月21日,谯城区魏岗镇崔庄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孙翔海告诉记者,该村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积极引导村民破除红白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的陈规陋俗,倡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节俭养德的社会新风尚,切实减轻群众负担,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观念转变,需要制度引导。为推进移风易俗,保证红白理事会工作落到实处,崔庄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高度重视红白理事会的机构组建、章程、制度制定等工作。按照规定,红白理事会成员由本村德高望重、甘于奉献、热心公益的村民或村干部担任,经过村民民主推选产生,由村“两委”会审定。在村“两委”的指导下,红白理事会按照婚丧事宜一切从简、文明理事的原则,确保依法依规办事,坚决禁止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和封建迷信活动,初步形成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喜事少办或不办”的文明新风尚,同时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村民和谐。

崔庄村红白理事会成立以来,积极提倡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向村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大力倡导宣传乡风文明、移风易俗、从简办理婚丧事宜,全村张贴宣传标语621条(幅),发放宣传小册子500份;每户发放移风易俗村规民约、承诺书各1份,将移风易俗规章制度通过“村村响”广播等形式向广大村民进行反复宣传,使之家喻户晓,引导村民群众移风易俗。同时,理事会坚持24小时理事,只要知晓哪户村民有办理红白喜事的意向,立即上门耐心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劝导村民按移风易俗相关章程办事,不得超规办理。

“过去,当地村民有红白事大操大办的旧习俗,讲排场比阔气,铺张浪费严重。自从村里有了红白理事会,办事都按章程走,省心省力又省钱。”孙翔海介绍,该村将继续推进优化完善村级红白理事会工作,积极发挥红白理事会的作用,以文明新风赋能乡村振兴、守护群众幸福感。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