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需要的幸福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早晨上班,看见同事小雅提着一袋子香椿芽,鲜嫩油亮。我问,早市上买的?她摇摇头,喜滋滋地告诉我,昨晚她回老家了,这是她老父亲早起从树上割下的,可新鲜了。

小雅的老家离城里并不近,开车回去也得一个小时的路程。但每次她家菜园子里的瓜果蔬菜下来的时候,她都会抽时间回家,去吃父亲种的菜,再顺便带一些回来。我曾问她,那些菜市场里都有卖的,何必回家去拿呢,既费油钱又费时间的。小雅总是笑笑说:“你不懂,这对我父亲来说是一种幸福。”我心想:这怎么能算幸福呢,小雅要抽时间往家赶,她父亲要费心费力地种菜,做菜,对彼此来说,都很辛苦呀。

我确实不懂这种幸福,直到那天遇见了我家楼下的李阿姨。

这天下楼,见李阿姨正蹲在一楼的小院里侍弄着她的那些盆盆罐罐,那里面长着许多青菜,韭菜、蒜苗、茄子、辣椒……简直就是个迷你的小菜园子。我跟她打声招呼,问:“李阿姨,咱们这买菜这么方便,您怎么还自己种菜呢?”李阿姨指着那些菜回答:“孩子们喜欢吃我种的菜,这都是给他们备着的。我这个岁数,帮不了孩子什么了,能种点他们喜欢吃的菜,我就觉得特别高兴。”刹那间顿悟了,那些盆子里生长着的不仅仅是菜,更是一位母亲被需要的幸福,小雅每次赶回家拿菜,也是在成全一位父亲的幸福呀。

忽而想起,我每次从老家回城的时候,父母都会给我带上好多东西的,这个袋子里是新刨的土豆,那个筐子里是积攒的鸡蛋……大包小包地塞了满满一后备厢。我总是不耐烦地告诉他们,不要给我带这些东西,我又不是买不到,再说,带这么多,吃不完都坏了。母亲每次都好脾气地解释着:“这些都是我跟你爸挑选出来的,都是好的,吃不完可以送人嘛,出门在外,你多送人家些东西,人家也能照顾你几分……”

我从未在意过父母的感受,一次次地拒绝,一次次地不耐烦,他们心里该有多难过啊!想到这里,我很是内疚,赶紧掏出手机给他们打了电话。电话是母亲接的,我说,妈,我喜欢吃您种的萝卜,又甜又脆,您有空再种点。母亲十分惊喜,连连应着,好好,一会儿就让你爸买萝卜种子去。我又说,我还想吃爸炸的豆腐丸子。刚说完,就听见母亲扯着嗓子喊,闺女过两天回来,她想吃你炸的豆腐丸子。电话里传来父亲的声音,语调格外欢喜,他说,闺女喜欢,我就多做些,给她带着。

忽然觉脸上有泪滑落,天底下的父母啊,没有不想为儿女做点什么的,哪怕是给孩子做一顿可口的饭菜,他们都会有欢天喜地的快乐。曾经,我以为给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他们就会幸福,现在才明白,对父母来说,被孩子需要才是最好的幸福。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