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市完成补充耕地5526.73亩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我市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2022年,全市完成补充耕地5526.73亩,超额完成省级下达的5000亩补充耕地任务。 

我市出台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若干措施,明确落实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严格耕地保护目标考核和完善约谈问责机制等8条耕地保护硬措施,压紧压实耕地保护责任。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并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目标实行严格考核。印发《关于做好“找回”流失耕地工作的通知》,将2021年度耕地流出排查整改与耕地恢复专项调查相结合,稳妥有序找回流失耕地1.07万亩,全市及各县区均做到了年度耕地面积不减少。 

2022年,我市继续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现“耕地增加、生态改善、农民得利、城乡发展”多赢局面,全市完成补充耕地5526.73亩,超额完成省级下达的5000亩补充耕地任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组卷22个批次、面积5633亩,验收往年上报项目1.62万亩;因地制宜实施“旱改水”项目9004.67亩,耕地质量等别平均提升0.79等,粮食产能增加71.49万公斤。 

我市实行“统一规划、分期供地”土地供应模式,扎实推进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禁止低质低效项目占用稀缺土地资源,2022年出让“标准地”108宗、面积6571.52亩。加大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实行“一地一策”,2022年处置闲置土地8766亩、处置率45.14%,超额完成年度处置任务目标。 

为减少违法占田,我市相关部门合理制定巡查路线,加密巡查网络,发挥好一线“探头”作用,对违法用地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报告,及时将违法行为消灭在萌芽状态。

记者:汝平 通讯员:周顶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丁静)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