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亳州高新区十九里镇沈营村驻村工作队驻村取得新成效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春光明媚,绿树成荫,记者来到亳州高新区十九里镇沈营村,一条条通村公路通往一户户雅致幽静的农家院落,一项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紧张实施,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乡村美景。

沈营村位于十九里镇东,共有9个自然村,村民5900余人。自2021年6月第八批驻村工作队驻村以后,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团结带领党员群众,选齐配强村“两委”成员,盘活村集体资产,通过一年多努力,使该村基层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显著提升,基础设施面貌大为改观,致富增收主导产业持续壮大,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沈营村召开工作部署会。

环卫工人正在对沈营村进行日常清洁。

沈营村为民服务办事大厅。

为民办事,打好乡村振兴基础

3月9日上午,刚吃过早饭的沈营村村民沈明坤正悠闲地在村里的沟塘旁散步,与邻居唠着家常。“你看这坑现在治理得真不错,吃完饭还能来这里散散步,生活别提多美了。”沈明坤高兴地说。

然而,在沟塘未治理之前却是另一番样子,沈明坤回忆道,以前这个大坑村里人“唯恐避之不及”,又脏又臭不说,夏天苍蝇蚊虫乱飞。“一旦遇到下雨天那全村人都遭殃了,水排不出去就倒灌到我们家里,到处是污水,根本没法生活。”沈明坤说。

2021年6月,沈营村第八批驻村工作队驻村以来,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问题后,第一时间向十九里镇及管委会申请资金治理坑塘,并成功申请资金50余万元。经过多次论证后,2022年,该沟塘正式开工治理。驻村工作队先是在沟塘旁修建了集污池,深埋了600余米排水管道,经过污水处理后的水统一引流到涡河中,不仅环保也解决了群众生活中的大问题,此外,驻村工作队还定期安排环卫工人对沟塘漂浮物进行打捞,现在的沟塘,水流清澈,不时有野鸭在塘内戏水,成了村中一景。

“马上夏天到了,我们再也不用担心苍蝇蚊虫乱飞了,更不用担心再有积水倒灌进家里来,生活越过越好,这多亏了驻村工作队为我们办的实事。”沈明坤高兴地告诉记者。

不仅如此,3月9日上午,在沈营村刚刚建成的一条道路上,村民高魁正喜笑颜开地驾驶着农用车,“马上到了栽种药材的季节了,我准备找机器去把我那几亩地犁一下。”

高魁正走着的这条路就是沈营村刚刚修建的丁庄、高庄自然村主干道。“这条路以前是砖渣路,坑洼不平,一到下雨别说农用车了,就连人步行都不好走。农作物、药材也运不出去。”高魁说。驻村工作队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协调资金37万余元用于修路,丁庄、高庄主干道路铺设水泥路,切实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

“你看这条路现在建设得多漂亮,又宽又直,再也不用担心中药材不好运出去了!这两年中药材行情又这么好,生活也跟着富裕起来了!”高魁高兴地说。

党建引领,凝聚乡村振兴合力

“驻村是党组织交给我们的重任,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如何让沈营村发生新的变化、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群众的收获越来越多、村集体越来越壮大,都需要我们接续奋斗,真抓实干。”沈营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袁应光告诉记者。

作为亳州高新区乡村振兴一线的“排头兵”,沈营村驻村工作队立足村情实际,凝心聚力,找准帮扶工作目标,持续创新驻村帮扶工作方法,全力推进帮扶工作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2021年6月以来,该工作队坚持吃住在村、阵地在村、工作在村,念好“勤”字诀,切实办成了一件又一件群众关心的事,为沈营村乡村振兴贡献了力量。

“沈营村是亳州高新区的脱贫村,虽然于2016年成功出列,但因为基层党组织基础薄弱,长期推选不出村党总支书记,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村基础设施不完善,一些群众意见很大。”袁应光说,2021年6月,第八批驻村工作队驻村以后,以党建工作为抓手,团结带领党员群众,选齐配强村“两委”成员,盘活村集体资产,为群众做实事好事,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2021年下半年,沈营村驻村工作队加强同党员群众的沟通联系,积极征求他们对村“两委”成员的意见建议,向他们宣讲“两委”换届的政策,2021年11月,沈营村顺利选出新一届村党总支委员,2021年12月,沈营村又圆满完成沈营村村委委员选举工作。

产业兴旺,托起乡村振兴脊梁

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产业就是源头活水,产业发展起来村庄发展建设才有自身造血功能。

沈营村党总支书记沈克峰告诉记者,第八批沈营村驻村工作队驻村以后,帮助沈营村搞好了班子建设。尤其是在产业发展上,驻村工作队一直在帮助村“两委”出谋划策,和村“两委”想在一起,干在一处,实现了沈营村产业发展振兴。

在位于沈营村的一处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内,很多工人正在对中药材进行分拣。有的正在进行装包、装车,大家忙得热火朝天。“我家就是沈营村的,有时间就在这儿帮忙拣药材,一天还能拿到100元工钱,挣到钱的同时还能照顾家里。”该合作社的工人满意地说道。

该合作社通过中药材种植和销售,带动周边村庄的脱贫户增收致富,吸引脱贫群众就近务工,让村民们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而在沈营村有很多这样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村民不用再为销售药材发愁,都是上门收购,价格也合理,方便了群众,也带动了当地地产药材的种植,形成规模效应。

“我们沈营村共有村民5900余人,土地4900多亩,其中仅中药材种植面积就达3000多亩,主要以白芍、知母、菊花等品种为主。”沈克峰表示,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在企业和村民之间起到了纽带的作用,引领和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在沈营村共有这样大大小小的合作社78家。

为了扶持这些合作社发展壮大,沈营村通过定期邀请科技特派员到村里进行技术指导,并向各大银行申请给予资金方面的帮扶,壮大发展中药材种植及初加工产业,每年至少能带动600户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沈营村驻村工作队还积极盘活村集体资产。沈营老学校场地位于沈营村部东侧,面积约为10亩,2022年8月,经过招标,村委会同亳州药道中药材种植合作社签订了土地租赁合同,合同约定每年租金为6万元。亳州药道中药材种植合作社一次性支付五年租金30万元,大大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沈营村驻村工作队驻村以来,践行群众宗旨,积极争取上级单位支持,给予大病救助1人,帮助低保群众销售葡萄2万余元,挖通排水沟1500余米,修建水泥路900余米,增设路灯128盏。

阡陌乡间大有可为,下一步,沈营村驻村工作队将继续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主责主业,继续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发展村集体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用心用情助力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