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活水“贷”动芝麻大产业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经过筛选、水洗、去皮、烘干、色选等工序后, 一粒粒色泽光亮、颗粒饱满的白芝麻, 成为供人们直接食用的脱皮芝麻,然后被销往世界各地。惊蛰时节,记者走进安徽道源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见证了该企业用小芝麻成就大产业的创富密码。

安徽道源食品有限公司是涡阳县芝麻进出口龙头企业,年加工芝麻超过1万吨。该公司下辖博帆公用型保税仓为全市首家农产品进出口保税仓,总投资1200万元,占地面积20亩,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仓储量1.8万吨,以芝麻产品为例测算,每年可周转货物5万吨。2022年,该公司进出口总额达到2200万美元,是2021年的3.4倍,生产总值达到15645万元,是2021年的4.3倍。

“保税仓和自贸区投入运营这一年多,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公司业务得到了跨越式提升。”该公司总经理张宇告诉记者,保税仓本身具有的贸易优势及涡阳经开区等单位针对性推出“保税货物贷”金融信贷产品,给企业带来了充裕的发展资金,“如同杠杆一般,撬动公司业绩一飞冲天” 。

“保税仓投入使用后,我们不用在口岸一次性缴纳税款,只需在出库时分批缴纳即可,大大减少了资金占用。”张宇介绍,保税仓可缩短进口原材料采购时间,大大降低物流成本,缓解企业财务资金压力,同时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皖北区域芝麻产业集聚发展。

为加快推进公用型保税仓市场化运作,涡阳经开区及其下属星园投资有限公司牵头与徽商银行创新开发“保税货物融资贷款”新型金融产品,采取“国企+银行+保税仓”合作模式,由星园投资有限公司筹集资金设立风险补偿金、博帆公用型保税仓负责企业进口货物信息的核实和保管、徽商银行提供贷款资金,打造进口企业金融服务专属平台,以便捷优惠的融资新渠道,为企业引入金融活水。

“企业只需支付进口货款20%的订金,剩下的80%则由‘保税贷’分担。”张宇介绍,“保税贷”为企业业绩的倍增提供了坚实的资金保障。

据了解,涡阳县当前芝麻年进出口量约10万吨,占全国芝麻年进出口量的十分之一。该县现有从事芝麻加工、进出口企业7家,全年加工量约10万吨。为把小芝麻做成大产业,涡阳县以保税仓为契机,把县域内所有芝麻进出口企业统一起来,组建商业协会,抱团发展。

“只要是涡阳片区的白名单企业,进口产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且为主要农产品作物的,均可按照规定流程申请‘保税贷’。”涡阳经开区党工委委员王宁宁表示,“保税贷”在芝麻进口行业的成功试点,为经开区在自贸区改革创新方面积累了经验,增添了信心,未来将深化改革、大胆创新,吸引更多银行加入“保税贷”,并将“保税贷”所涵盖商品推广至大豆、小麦、玉米等县内主要农作物产品;同时将继续探索园区普惠贷、在建工程抵押贷、原材料仓储贷等形式多样的金融信贷产品,为园区企业提供低廉、便捷的融资渠道,助力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记者:任雷 通讯员:支博

编发:亳州头条

(责任编辑:丁静)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