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保姆”助力春耕春灌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党员服务队检查供电设施。

亳州新闻网讯  春日暖阳的照拂下,绿意盎然的麦田就像是一幅静谧安详的油画。在谯城区赵桥乡无人农场示范区的田间,供电服务队队员的一抹抹红色身影显得格外亮眼。

连日来,国网亳州供电公司十河中心供电所党员服务队在该示范区,对田间地头的水肥一体化、自动灌溉等用电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同时结合无人农场用电实际情况,向农场主宣传安全用电知识。

该农场是由中科院中科感知和谯城区农投公司共同打造的安徽首家无人农场,主要采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农场设施、装备、机械等远程控制完成耕、种、管、收的一种无人化生产作业模式。

在无人农场指挥大厅,农场主焦魁指着智慧平台说,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时查看田间土壤、空气温度与湿度等信息,从而知道什么时候打药、追肥,什么时候最适合收获。“这些都离不开可靠的电力保障。没有电,这些先进的设备就成了摆设。”焦魁说,供电公司党员服务队经常上门提供服务,排查用电安全隐患,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

据了解,为确保谯城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区顺利开展,近年来,亳州供电公司积极开展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有效缩短供电半径,同时加强线路特巡、隐患排查和消缺,确保高标准农田用电设施随时接入。

“端牢中国碗,装好中国粮,离不开农业生产机械化、智能化。现在政策越来越好,配套电力设施也更加完善,我们种粮大户的发展信心更足了!”焦魁表示。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