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加快”看亳州】我市大力培育壮大本地建筑业企业 竞争力大为增强 中标率明显提升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亳州新闻网讯 去年以来,市住建局积极落实国家、省有关建筑业发展政策措施,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建筑业发展的政策文件,有力推动了我市建筑业快速发展。2022年,实现建筑业产值184.74亿元,同比增速10%;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03.5亿元,同比增长3.6%;对全市GDP增长贡献率达9.7%。

市住建局不断加大资质升级支持力度,进一步简化资质审批条件,积极帮助企业资质升级,不断培育壮大本地建筑业企业。截至目前,全市施工总承包资质企业达678家。通过推行联合体招标、评定分离、信用加分等方式优化招标条件,截至目前,全市71个工程项目中本地企业中标45个,占比约69.54%,本地企业中标率明显提高。

近年来,我市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精简审批事项、缩短审批时限,验收时限压减至6个工作日,推广“验收即拿证”、简易低风险项目“拿地即开工”、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等,不断提升工程项目审批服务水平。全面推行保函保险替代工程“四类”保证金机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严厉惩处工程建设领域围标、串标、违法发包和转包、挂靠等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建设市场建设行为。实施信用监管机制,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建设。

我市出台了《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和《建筑节能降碳行动计划》,强化政策引导,推动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

据统计,全市已累计建成绿色建筑面积2700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面积956.66万平方米,6家装配式建筑基地建成投产,混凝土构件生产能力约45万方/年,钢结构构件生产能力约200万吨/年。截至今年2月,全市绿色建筑新开工面积44.57万平方米,开工比例100%;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22.08万平方米,开工比例29.30%。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