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同意安徽涡阳经济开发区调区的批复。
批复称,同意安徽涡阳经济开发区调区,调整后总体规划用地面积不得突破462.26公顷,四至范围由省自然资源厅依法核定,另行报批。要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做好与亳州市及涡阳县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积极谋划产业发展路径,有计划、分步骤组织实施调区工作。要加强对调区工作的领导,督促开发区严守开发边界,强化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控制线、城镇开发边界控制线等刚性约束,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省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指导和服务,促进安徽涡阳经济开发区发展提质扩量增效。
涡阳经济开发区的前身是安徽省人民政府2006年批准设立的省级工业园区,2014年12月批准为安徽省“产城一体化”实验区,2015年1月28日经省政府正式批准更名为安徽涡阳经济开发区。
近年来,涡阳经开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立足“两区五园”,围绕“2+N”主导产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提升经济总量、发展实力和支撑能力,发展成果亮点纷呈,已然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招商引资的主平台、产业集聚的主阵地。2022年,全区经营性(销售)收入达312.94亿元,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214.0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47.23亿元;且连续4年在全省98家工业主导型开发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评价在前30名以内。鸿路钢构涡阳生产基地产值突破百亿大关,成为我市第一个县域百亿级“链主”企业。
“本次调区符合当前园区现实发展要求,符合国家政策和上位规划,是响应国家、省、市关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生态建设与绿色发展要求,践行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积极举措。”涡阳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调区整合了优势园区资源,调整了园区四至范围界限,不增加园区面积,对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造成的变量较小,均在承载范围内。调区后,可有效解决园区原有与上位规划不一致、土地利用结构不优、园区产业布局不合理、产业发展质量不高、集聚度不高等问题,极大促进涡阳钢结构装配建筑等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推动涡阳经开区实现快速健康发展。
记者:任雷 通讯员:支博
编发:亳州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