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书香和希望洒满蒙城大地——记蒙城县图书馆学雷锋爱心志愿者团队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志愿者1200余人, 2020年成立至今,开展志愿活动1100场次,行程遍及蒙城县19个乡镇、街道,累计捐赠图书568册,价值13285元。这是蒙城县图书馆学雷锋爱心志愿者团队成立以来的成绩单。

“希望阅读的种子洒满蒙城大地。”这是蒙城县图书馆学雷锋爱心志愿者团队的心愿。

从2020年成立之初,蒙城县图书馆学雷锋爱心志愿者团队便紧紧围绕“书香润心灵”这一理念,常态化开展公共文化志愿服务、传统文化推广、科普宣传等学雷锋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帮扶未成年读者、残障人群、老年群体、“高墙”内群体,架起了爱的桥梁。

科普宣传走进蒙城县许疃镇土桥村小学。 邵瑞瑞 摄

“蒲公英”送去书香和希望

成排的书架、舒适的坐椅、时尚的空间、40多万册图书……蒙城县图书馆被网民誉为“我省县级图书馆的天花板”,成了网红打卡地,是省内人气最高的县级图书馆。

蒙城县图书馆超高人气的背后,是其有一支学雷锋爱心志愿服务团队,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帮扶未成年读者、残障人群、老年群体及“高墙”内群体,用温暖的双手架起了爱的桥梁。

为什么要成立学雷锋爱心志愿者团队?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馆有这么好的资源,就要充分发挥它的价值,通过阅读推广、科普宣传、帮扶关爱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更多的读者爱上阅读、喜欢阅读。” 蒙城县图书馆运营馆长、学雷锋爱心志愿者团队发起人曹杨这样说。

曹杨告诉记者,蒙城县图书馆学雷锋爱心志愿者团队科普宣传系列活动名为“小小蒲公英科普志愿者项目”,荣获全国“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

为什么叫小小蒲公英?

“小小蒲公英也有梦想,它的种子随风飘散,洒落到各个角落,播种希望,扎根生长,传递永不停息的爱。”曹杨说,“我们也希望阅读的种子洒满蒙城大地。”

曹杨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

2021年春天,志愿者团队来到蒙城县楚村镇李马村小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美育课上放了卡纸、彩笔等,鼓励孩子们写下祝福和心愿送给父母亲人,并走上讲台表达。而这些孩子羞于表达,课堂上一时无人举手。授课老师和志愿者们想出一个办法调动气氛,承诺送书给积极主动的小朋友,很快孩子们被调动起来,一个6岁的孩子第一个鼓起勇气站了起来,上台向远方的父母表达思念和祝福,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听到孩子对父母诉说思念,我当时非常感动,每一朵花都需要阳光的关爱,每一颗种子都需要雨露的滋润,能够为孩子们做点事情,我觉得志愿服务很有意义。”曹杨至今还感慨不已。

据介绍,蒙城县图书馆志愿服务团队已有志愿者1200余人,累计服务到馆读者161万人次,连续多年举办“暑期少儿经典诵读”,累计服务学生1300名,受益家庭5000余个,开展志愿活动1100场次,行程遍及蒙城县19个乡镇、街道,累计捐赠图书568册,价值13285元。

全体馆员化身志愿者

阳春三月,蒙城县图书馆学雷锋爱心志愿者团队刚刚为全县的“半亩方塘”图书室更换了一批图书。“我们这次又更新了一百本书,有文学类的,还有少儿类的,你们看一下,要是有什么需要的,还可以到我们馆里再去选一些。”在蒙城县许疃镇土桥村“半亩方塘”图书室,曹杨边整理书籍边和土桥小学教师交谈。

“蒙城县图书馆送来的这些图书,不仅为我们学校的学生打开了阅读空间,也为附近群众提供了良好的阅读平台,丰富了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土桥小学教师王怀强认为。

“这里的书籍种类很多,我经常来看书和借书,给我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帮助。”正在图书室看书的土桥小学六年级学生丁珊珊告诉记者。

除了图书进农村、进学校,蒙城县图书馆还开展了图书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等“书香九进”活动。

“大家知不知道光对视力有什么影响?如何保护眼睛?”3月24日下午,在蒙城县望月社区,蒙城县图书馆志愿者忙着向社区居民科普光学知识。

科普志愿者名叫丁刘超,毕业于皖西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系,他边用实物举例讲解,边和社区居民互动。“以前不知道光对人体有没有伤害,不知道如何保护眼睛,在这堂课上学到了不少知识。”61岁的社区居民朱建军现学现用,以后会多带孙子、孙女到户外走走,每天在阳光下活动两个小时有益于孩子们的健康。

“丁刘超是我们这新来的本科生之一。”曹杨告诉记者,蒙城县图书馆全体馆员都是学雷锋爱心志愿者,新来的硕士生、本科生还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有针对性地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能参与这些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大家都感到特别的荣耀,虽然有时候很辛苦,但是看到帮助的读者和群众脸上洋溢的笑容,就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感到有一种力量指引着我们更好地去服务那些需要帮助的读者和群众。”

推动书香飘进“高墙”

“蒙城县图书馆给我们这里送来了很多图书,通过读书,我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感恩、什么是生活,重新树立了人生价值观,很感谢蒙城县图书馆。”“每个月都可以阅读很多书籍,这让我浮躁的心静了下来,心中那一扇被关闭的窗重新打开了。”这是一封封来自蒙城看守所的信件,表达了在押人员的心声。

2021年以来,蒙城县图书馆定期走进看守所开展“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活动,为看守所送去精心挑选的图书、期刊,帮助建设看守所图书室,及时配送更新图书,让书香飘进“高墙”内。

开展书香进监所是不是在作秀?开始,也有人质疑。但曹杨没有打退堂鼓,“作为公共图书馆,就是要平等免费无差别服务,在押人员也享有阅读的权利。”

蒙城县看守所图书室工作人员表示,通过阅读,在押人员更加认识到错误,重树自信,改造自我,尽快走向新生活。

“我们送去的图书和刊物,都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涉及党建、法律、文学、历史、科技、养生等方面。” 曹杨表示。

从事文化志愿服务多年,蒙城县图书馆先后被评为全国长三角最美公共阅读空间、安徽省最美公共阅读空间、安徽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今年又获得“安徽省第八批学雷锋示范点”的荣誉。

“这份荣誉对于我们来说既是鼓励又是鞭策,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学雷锋示范点的示范作用,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用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缩放璀璨光芒。”曹杨表示。 (记者 汝平 实习生 张灿)

快评

感受书香力量 共浴爱的阳光

用真心去感染、用热情去温暖、用知识去感召,让不同群体的读者感受书香的力量,共浴爱的阳光,这是蒙城县图书馆学雷锋爱心志愿者团队的初心。

蒙城县图书馆学雷锋爱心志愿者团队开展的系列活动,搭建起一座图书馆与读者间的爱心桥梁,把文明与爱心传递到蒙城的各个角落,汇聚起道德建设的正能量,推动形成引领社会进步的文明风尚,他们是雷锋精神的忠实传承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践行者。 (汝平)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