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里的泡桐树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泡桐树是皖北大地上极为常见的一种树,奶奶家的小院里,曾种着一棵泡桐树,我对它有着很深的印象。泡桐亦是生长极为迅速的一种树,一年生树高即可达两到三米,五六年即可成材,若要问哪种树的性子最急,我想,绝非泡桐树莫属。

泡桐树和别的树不太一样,它是先开花,后生叶,这也是它吸引人的原因之一。胡仲弓在《送谢刑部使君赴召》一诗中写到:“桃李竞随春脚去,仅留遗爱在桐花。”每年的三四月份,当桃李的花朵纷纷谢去之后,故乡的泡桐花便应绽放了。

往往是微风中先闻到一股芳香,抬头望向树梢时,才惊讶地发现枝头早已挂满了一团团梦幻般紫色的花。盛开时的泡桐花,美得不像话,紫中透白,白中泛紫,你拥我挤,如潮水般热烈而奔放。风铃似的花朵,又如少女的裙裾,一团挨着一团,一簇拥着一簇,一排挤着一排。开成了雾,堆成了烟,在天地之间写意了一场紫色浪漫。泡桐花带有浓郁的清香,且香味恒久,即便花朵枯萎香气依然不减,姿容可爱,又带有些许娇媚。

泡桐花还可食用。将泡桐花洗净后,添入适量的面粉和鸡蛋,加水搅拌成糊状,下油锅炸至金黄后捞出,咬上一口酥脆香甜。泡桐花水煮后晒去水分,切成碎末放入肉馅,可蒸泡桐花陷包子,也可拌入面粉后清蒸,吃法与槐花类似。除了食用,泡桐花亦可药用,有抗菌、镇咳、祛痰之功效。

有人说,泡桐花的花语是“永恒的守候”,这个花语或许是源于自身形象,成排的花朵你挨着我,我挨着你,就像彼此之间永远要守候在一起一样,永远不能分离。饱满硕大的花苞寓意着“期待你的爱”,在枝头敞开心扉,表达着自己爱的宣言。

泡桐树质地柔软,密度小,导音性强,是制作乐器的良木。《尚书》中记载:“峄山之阳特生桐,中琴瑟。”《诗经·鄘风·定之方中》亦云:“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由此可见,用桐木制作乐器的历史由来已久。古人制琴,以桐木制作面板,梓木制作背板,被称为“桐天梓地”,乃乐器之极品。现如今,很多人在给孩子取名时,喜欢冠以“桐”字、“梓”字,我想原因便是出于此吧。

奶奶去世以后,小院中的那棵泡桐树,也跟着奶奶消失在了这个世界里,而那童年的泡桐花,仿佛也永远地在那个春天销声匿迹。漫漫光阴,昔日古人,如今只化成一团团紫色而幽深的梦。

(责任编辑:支苗苗)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