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下棵棵绿树 描绘美丽图景

凡本报记者署名文字、图片,版权均属亳州晚报社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 “来源:亳州晚报或亳州新闻网”,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工人正在栽种速生无絮杨树。

亳州新闻网讯  春暖时节,正是植树造林的好时机。记者在蒙城县小涧镇通往县城的主干道两侧看到,几名工人一组,分工明确,扶树、培土、浇水,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很快,数百棵速生无絮杨树栽植完成,一条新的农田林网带初具雏形。

“今年,我镇蒙小路、小郭路两侧的十五年树木经营权已大部分到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提前部署,督促已到期承包人及时伐采树木、清理路肩。同时,组织新一轮树木经营权的拍卖,确保林网及时更新。”小涧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据了解,此批成功拍卖树穴约3500个,拍卖最高价为190元每个,共拍卖60余万元。目前各中标人均已缴清拍卖款,并进行栽植。通过此轮树木经营权的拍卖不仅做到林网的有序更新,确保生态价值不减,也有效增加了该镇的财政收入。

“中标以后,我们在镇农业综合服务站指导下,挖穴时进行统一放线、撒灰定点,严格按照要求预留树木栽植距离。在组织工人进行补栽时,按照造林技术规程,坚持大穴、大苗、大水、高封土的技术要点,确保栽一棵、活一棵,早日实现林成网、树有荫的绿化效果。”在栽植现场,一位中标人告诉记者。

在该镇狼山村,脱贫群众邓文儒正在悉心栽植刚购买来的柿树、李树等果木苗。“前几年在院子里栽植的葡萄树已经长大定型,不仅能收获到甜美的果实,夏季的时候还可以在下面乘凉,别提多惬意了。”邓文儒说。

尝到果木栽植甜头的邓文儒,今年早早地又购买了一些苗木,准备在房前屋后进行栽植。“我在生活上已经完全脱贫了,在精神上也要做到脱贫。在院子周边栽上各类果木,在美化、亮化、绿化居住环境的同时,还能提高村庄人居环境,为美丽乡村作贡献。”邓文儒告诉记者。

农田林网建设是生态绿化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小涧镇在植树造林工作上,明确工作思路和方法,主攻林网建设和村庄绿化,围绕生态造林、规划造林、干道造林下功夫,不断提升全镇的生态绿化水平。

“我们植树造林的工作思路是材林木和经济林木相结合,因此在树种选择上以速生无絮杨为主,同时兼顾栽植景观、经济、乡土树种。另外,在做到主干道、沟渠用材林木无死角绿化的同时,积极开展果树进院落工作,利用农村宅基地面积较大的特点,发展庭院经济,实现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双丰收。”小涧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常艳敏)

文章不错,点个赞再走呗!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