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新闻网讯 开展全市困难群众救助资金专项审计、加强国有企业审计、编制“防未病”预警提示单……去年以来,市审计局立足经济监督职能定位,聚焦主责主业,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服务保障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2年,该局共完成审计项目46个,查出主要问题金额71351万元。
加强重点民生资金和项目审计。该局开展全市困难群众救助资金专项审计,审计移送问题线索4件,促进清退违规享受低保、特困待遇353人,追责问责43人,督促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落实整改84.8万元。
加强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审计。该局起草印发《亳州市公共投资项目审计监督办法》,开展7个公共投资审计项目,审计发现问题118个,提出审计建议26条,共移送案件线索6条,调整核减财政资金1027.71万元,督促被审计单位修订完善制度7项。
加强国有企业审计。该局实施全市农商银行系统专项审计,重点开展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企业盈利能力、资产质量、债务风险等方面的综合评判,规范资金5687.49万元,督促企业追回资金446.82万元,促进修订或完善制度23项,问责2人。
加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该局在全省首创编制“防未病”预警提示单,提出268条预防措施,收录150篇审计案例。下发全市各单位对照检查和自查自纠,发现问题279个,清理不规范资金2698万元,上缴财政资金329万元,实现风险防范关口前移和源头治理。
加强审计查出问题整改。该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强化审计整改工作督促责任的意见》,实施“三单三书三函三审”工作机制,建立“一旬一调度、一月一起底、一季一督查”审计整改调度机制,切实做到清仓见底。组织召开全市审计整改工作推进会议,重点领域审计整改“回头看”3次,整改工作在全省审计整改工作调度会上通报表扬,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
2022年,该局共完成审计项目46个,其中专项审计调查项目3个。共查出主要问题金额71351万元,其中,违规金额2395万元、管理不规范金额68773万元、损失浪费金额183万元。出具审计报告和专项审计调查报告66篇。移送司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处理事项11件,移送处理人员1人,移送处理金额725万元。审计促进整改落实有关问题资金67729万元。